原標題:為人才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力量——第十一屆韜奮出版人才發展論壇側記 2月11日,正值春回大地之際,林城貴陽草木蔓發,萬象更新,來自出版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及業界學界的近300名代表在韜奮精神感召下,齊聚第十一屆韜奮出版人才發展論壇。 這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出版行業首場盛會。舊雨新知珍惜久違的線下相聚時光,在短短一天時間里,通過開幕式、主論壇和兩場平行論壇,圍繞“文化強國建設與出版英才培養”主題,交流出版英才培養路徑和經驗,深化人才強國理念,助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共論出版英才培養 這是一次精英云集的高端論壇。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李一昕和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張玉廣,作為來自中央和地方的行業主管部門代表致辭,在開幕式上介紹主管部門在推動出版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進展和最新要求。各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在主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共論文化強國建設與出版英才培養。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以近百年來中國出版業發展史上的出版大家為范例,說明人才在出版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新時代的出版人應該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和運作能力,是既懂出版又精專業、既懂經營又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出版單位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努力培養造就行業需要的各類出版人才,為出版強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推動出版融合發展,人才是第一要務?!敝袊粝衽c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表示,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包括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在內的各方努力下,“數字出版編輯”已列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相關職稱序列的改革工作。大家要認識到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在于建強出版人才隊伍,在此過程中出版企業應發揮主體作用,積極開展試點創新,同時還要發揮各級協會和行業組織的支撐作用。 “人才強則文化強,人才興則出版興?!敝袊诳瘏f會會長吳尚之表示,期刊出版人才建設需要立足長遠,突出三個重點方向:面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體目標和戰略安排,面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和要求,面向推動期刊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加強期刊人才培養教育需要制定和完善人才發展規劃,創新人才體制機制,優化人才結構布局,加強人才教育培訓。 “呼喚更多熱情服務讀者的出版英才?!表w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發出這樣的呼吁。他表示,近現代很多出版大家開展服務讀者的實踐,張元濟堅持“昌明教育 開啟民智”,葉圣陶主張做出版的“不單叫要讀書的人有書讀,還要叫不讀書的人樂意讀書”,鄒韜奮提出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理念。近年來,出版單位服務讀者集中體現在服務于全民閱讀上,希望更多出版英才投身服務讀者的實踐。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認為,出版本質上是內容為王、思想為王的行業,因此應該特別強調對學生的學術教育和理論教學。只有學術教育和理論教學的根扎得深,將來實踐和就業的大樹才可能立得穩,編輯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才會有后勁、有底蘊。這就要求出版高等教育要以理論學習為主,實踐環節為輔,這其中特別要注重形成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出版觀指導下的出版學教材體系與教學體系。 奉上人才培養“真經” 這是一次出版人才培養的“華山論劍”。來自業界和學界的代表圍繞論壇主題,碰撞思想,交流經驗。 在主論壇上,貴州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王旭和北京印刷學院出版學院執行院長陳丹介紹了各自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 貴州出版集團近年來通過建立完善人才培養制度,為人才成長營造良好環境。2021年,集團把用于項目補貼、人才培養、表彰獎勵的出版專項資金提高到5000萬元,重獎獲獎圖書編輯,鼓勵編輯出好書、出精品。此外,集團還通過實施首席編輯選拔評價制度,舉辦“振興出版大講堂”活動,以與浙江大學等聯合開辦出版人素質能力大提升進修班等方式,促進出版各類人才素質能力提升。 北京印刷學院出版學院構建的融合出版人才培養的雁陣格局受人矚目。該學院以中國特色出版學科為引領,依托11個一級學科,以國家級一流本科出版類專業(編輯出版學、數字出版)為核心,以具有出版特色的本科專業為支撐,形成了從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后,覆蓋出版全產業鏈的“融合出版人才培育生態鏈”和學科專業群。 在兩個平行論壇上,第十一屆韜奮出版人才發展論壇征文獲獎作者代表以及來自業界和學界的16位專家學者輪番登臺,圍繞“出版英才培養與成才機制創新”“出版英才培養與成長實踐經驗”主題進行研討分享。 “出版是現代社會文化的轉化器,現代社會出版人才是社會共識架構師。從內生到傳播的轉化,非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人不可,是要把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提升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也就是文化自信自強的人?!敝袊嗄瓿霭婵偵缬邢薰径麻L皮鈞暢談了他對“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匹配的出版人才”這一命題的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實踐教學中心主任鄭志亮針對數字出版專業教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提出,需要建立高校學術共同體,實現院校之間的學科融合、學問融合、資源融合,打造數字出版人才引育的集聚陣地。中國編輯學會外聯部主任朱琳君以《中國近代編輯出版史》的編撰出版為視角和切面,論述堅持編輯英才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以史為鑒思考如何強化出版人建設文化強國的使命擔當。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徐建國分享了關于出版社圖書產品經理的定位、職能、培養與使用的研究成果,安徽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何軍民介紹了自己通過策劃《覺醒年代》《少年與?!返染凡粩嗵嵘邉澗庉嬆芰Φ倪^程,讓人受益匪淺。 電子工業出版社通過“選”(挖掘創新高潛人才)、“育”(培養人才創新能力)、“用”(發揮人才創新作用)、“留”(凝聚人才創業合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化學工業出版社建立專職文字編輯隊伍保障出版高質量發展,武漢新聞傳媒有限公司以“領、融、選、培、用、幫”這“六字真言”鍛造高素質新聞出版人才梯隊,這些做法讓人耳目一新。 “本次論壇規格高、規模大,大家收獲多、感悟深?!薄罢搲潭桃惶鞎r間里干貨滿滿,為行業奉上了一場關于出版人才培養的觀點盛宴?!弊鳛檎搲撧k單位代表,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在論壇結束后如是總結。 論壇雖然已經落幕,但關于出版人才培養的話題熱度卻并未消散。與會出版人紛紛表示,將繼續進行人才隊伍建設的探索和實踐,開展相關理論研究,為人才助力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