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的全國兩會采訪依然以線上為主。作為一個“老”編輯,我參與過多次兩會稿件的編寫,但今年卻是我作為一名特派記者切切實實參與到兩會采訪報道中的第一年。 直播參會、視頻連線、云端對話……2020年起,《中國交通報》就針對更加緊湊的兩會時間和全新的采訪模式作出調整。從摸索到熟練,循著前輩的經驗,與代表委員們連線的技巧已逐步完善,但話題的內容和最終的呈現效果是始終需要細細雕琢和不斷出新的。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采訪對象感受不到記者現實的溫度,面對屏幕的小窗口,一聽說要錄屏,就會拘謹,語言表達也顯得不那么流暢。因此,提前溝通,增加親切感和信任度就尤為重要。 今年兩會“云采訪”過程中,連線的兩位女性全國人大代表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一位是天津公交集團第三客運有限公司8路車隊駕駛員王艷,她的建議是關于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配套設施方面的,而新能源車主的“補給焦慮”也是近年來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經過之前的聊天鋪墊,一打開視頻,就有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雖然隔著屏幕,但心卻貼得很近。面對自己重點關注的領域,王艷在連線過程中表達十分流暢,我們從當下的問題談到身邊新能源車主朋友們在節假日自駕出行時遇到的難題,又談到針對現狀的一些建議,連線采訪的時間雖不長,但句句說在點子上,例子舉得真切、實在,點出了群眾十分關心的社會問題。 而另外一位,則是廣東省連平縣順意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舒雯。作為一名基層代表,為更多農村地區修通一條好路是她履職的初心。聯系到謝舒雯代表時,全國兩會已經開幕。她晚上回到駐地,還跟我電話連線聊了很久,她所關注的領域也真切地反映了家鄉交通發展的日新月異。后續跟她進行視頻連線的時候,我選擇了她從2018年關注至今的主題——高鐵建設。謝舒雯說話的語速不快,聲音很溫柔。她描述對家鄉發展的期待時說道:“通了高速,我們還想有一條高鐵。高鐵開通后,能夠有更多的人來到我們山區體驗鄉村文化,為我們帶來財富。”這是她的期盼,也是所有希望交通發達后能夠奔向致富路的百姓的期盼。 今年全國兩會,親歷采訪,我受益良多?!霸撇稍L”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但無論掌握多少技與藝,更接地氣、更動人的關鍵還是在于用心。(《中國交通報》記者 王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