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媒體研究報告(2021)顯示 網絡視聽成為最大應用之一 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未來媒體藍皮書:中國未來媒體研究報告(2021)》指出,當前媒體融合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和關鍵期,要從“小融合”的窠臼中走出來,進入“大融合”的發展,構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藍皮書指出,高品質視聽內容供給能力大幅增強,沉浸式視頻、VR視頻、互動視頻、云游戲等高新視頻新業態加速孵化落地,高新視頻創新鏈產業鏈不斷完善。網絡視聽已經成為用戶最大的應用之一,網絡視聽服務成為人民群眾文化消費的重要渠道和重要平臺。以央視頻APP為例,其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5G新媒體旗艦平臺,各項數據指標屢創新高。 2020—2021年短視頻行業飛速發展,穩居流量第一入口。短視頻作為媒體融合發展的產物,體現了移動化、視聽化、智能化和社交化的趨勢特點,成為圖文和語音之外的移動互聯網“第三語言”。值得一提的是,網絡視聽呈現向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市場逐步延伸占領的趨勢。網絡視聽在未成年人網絡應用中占有重要位置,呈不斷增長的趨勢。 藍皮書認為,未來媒體發展呈現六大發展趨勢。 一是未來媒體數字化轉型升級。媒體的數字化轉型,更多涉及體制機制、流程、管理和發展模式的變革與創新,新基建是推動未來媒體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主要體現在5G、新網絡、新安全和新交互等方面。 二是未來媒體平臺將呈多元混態。平臺將進一步降低技術應用門檻,下一代創新平臺需要重點解決如何讓數字空間的內容走到現實世界并融為一體的問題,兼具內容創新與交易兩種屬性的多元混態媒體平臺未來更容易走向成功。 三是文化共創時代即將到來。內容工業化生產成為趨勢,短視頻內容將向以技術為驅動、以數據為導向的工業化體系升級,長視頻內容工業化生產正在向產業鏈全面數字化邁進,文化IP日益凸顯。 四是云原生將成為未來媒體應用實現的基礎。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在客觀上推動了媒體行業對5G、人工智能、云計算及基于云的技術的采用。與此同時,在未來媒體應用市場,越來越多的傳統應用正在走向云原生。在云計算的發展歷程中,云原生這一理念經過數年的推廣和普及已逐漸被接受,并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五是人機協同將是未來媒體組織的常態。隨著機器學習(ML)、計算機視覺(CV)、自然語言處理(NLP)等技術的發展成熟,人工智能在未來媒體行業領域的應用已經從探索階段進入實質階段。實現人機協同需要對未來媒體進行智能化改造和建設,更多媒體組織將選擇更靈活的辦公和用工方式,新型數字化崗位將會大量產生。 六是未來媒體產業將五維升級。未來媒體市場從單一到跨界重組,未來媒體產品從實體到數實融合,未來媒體運營從先產再銷到按需生產、定制生產,未來媒體組織從人工為主到人機協同,未來媒體相關采編系統從自建自管到即需即用。 藍皮書由廈門理工學院、福建省重點智庫福建未來媒體智庫、福建省網絡視聽應用創新重點實驗室等每年聯合編撰,這是第四本未來媒體藍皮書。(記者孫海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