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本屆冬奧會上使用了多項數字技術。為了盡可能減少人員接觸,主辦方在會場各處設置機器人,還積極使用5G技術。 本屆冬奧會上,主辦方除了在賽場和相關設施內設置用于測溫、保潔的機器人外,還啟用了專門給空氣消毒的機器人。此外,由于冬奧會采取閉環管理模式,物資搬運工作便分派給自動搬運機器人。 與機器人一樣大顯神通的還有中國力推的5G技術。據大賽組委會介紹,本屆冬奧會包括三個賽區的賽場,以及連接賽場的道路、高鐵在內的整片區域均被5G信號覆蓋。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4日報道 北京冬奧會所采取的減排措施大大超過往屆冬奧會。原有場館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綠色裝備采購等方面的措施,在實現碳中和問題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北京冬奧會對多座原有場館進行改造,這些場館曾用于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以及其他體育賽事。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標志性場館——水立方,被改造為“冰立方”,舉辦冰壺比賽。此外,北京冬奧會全部新建場館達到最高等級的國家綠色三星標準。此次冬奧會首次使用天然二氧化碳而非HFC制冷劑用于滑冰場制冰,能減少多達2.6噸碳排放。 北京冬奧會有一大首創,就是全部25個場館均使用清潔電力。北京冬奧會還致力于“綠色采購”,配備氫動力和電動車輛。為抵消碳排放,中國新種植樹木約6000萬棵,這將抵消大約119萬噸碳排放。 ——英國《自然》雜志2月4日文章 如果說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展示了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成功,那么2022年冬奧會證明,中國在14年內已經從“世界工廠”發展為更具影響力的世界大國。 在對冬奧會的期待中,中國人對冬季運動越來越感興趣。2022年冬奧會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與奧運會相關地區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今天,當世界正在努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氣候變化等挑戰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再次提醒人們,團結與合作對應對挑戰至關重要。 ——俄新社2月5日文章 (記者賈平凡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