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那顆星辰,發熱更發光。 懷揣著這樣的信念,2015年,我畢業進入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工作,成為了一名電視新聞記者。希望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時代的進程。 然而,迷茫卻成為了工作初期的代名詞。我要成為一名什么樣的記者?我該怎么做?而后來,身邊新聞中心的記者前輩們用行動解答了我的困惑。17級超強臺風“莫蘭蒂”即將登陸,十多路記者趕往全市各地,從白天到黑夜,奮戰數十個小時,持續發回臺風登陸的最新情況;為了拍攝私宰肉亂象,凌晨三點,記者假扮進貨商在城中村里蹲點;為了調查水源地保護現狀,頂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記者和環保人士在田埂上穿行。無論是高溫酷暑還是起早貪黑,記者前輩們從未有過怨言。我問他們是否有想過放棄,他們說,雖然很苦,但為了心中的那份理想,那顆星辰,值得。而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共產黨黨員。 “近朱者赤”,在他們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的感召和激勵下,我莊重地遞上了入黨申請書。2017年6月,我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入黨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一份不怕困難的勇氣,更是一份星辰大海的情懷。告訴我要眼里有星辰,征途是那廣袤的大海。 圖為肖鑫采訪比利時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市副市長范錦豪先生(本人供圖) 入黨后,我扎根一線采訪,不斷增強自己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日常工作中,我除了深耕的醫療、法律類新聞采訪外,還參與了臺風、暴雨、火災等突發事件的采訪。從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國電影金雞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等重大事件的策劃、報道,我都積極參與,發揮著自己小小的熱量和光芒。期間,我還作為青年記者代表,前往俄羅斯、德國、比利時等國家,向外國友人講述中國故事。 圖為2020年7月,肖鑫跟隨73集團軍駐廈某合成旅3000多名官兵,前往江西多地采訪、記錄抗洪搶險過程(本人供圖) 圖為2020年初肖鑫在廈門市某定點隔離酒店內采訪(本人供圖)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作為一名醫療線的記者,一名中共黨員,我責無旁貸。從春節假期開始,我每天來往于廈門的新冠肺炎定點隔離醫院、酒店、發熱門診進行實地采訪。通過采寫報道,讓全市民眾及時了解廈門疫情防控的最新動態。期間,我連續工作兩個多月,采寫報道近60篇。每當我想要退縮,腦海中那顆越來越明亮的“星辰”總是激勵著我,克服眼前的困難,用飽滿的熱情對待工作。 作為一名黨員記者,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出時代認可的作品。對此,我不斷閱讀、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到現在,我累計獲得福建新聞獎一等獎兩次,三等獎兩次,廈門新聞獎數十次。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作為一名“90后”黨員,我將帶著那顆星辰,勇往直前,朝著大海繼續出發。(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新聞中心記者肖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