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能辟油膩,善良能辟邪!”“累了可以躺平歇一會兒,可不敢一直躺平啊!”近日,在河南大學2021年畢業典禮上,程民生教授的致辭迅速火出了圈,被網友稱贊“接地氣又精辟”“教授有純真也有豪情”。 近年來,每到畢業季,高校校長、院長、教授在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都會引發關注。“群居不倚,獨立不懼,不與美好和善良為敵。”“長空萬里,好風正勁。你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覺醒年代》的‘續集’。”諸如此類的語句,不僅讓畢業生對步入社會心生向往,也讓已經離開校園的青年人審視自我,回望初心。 畢業致辭能“出圈”,得益于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創新,這使得原本在高校圍墻內講給畢業生的話語,依托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實現“破圈”傳播,特別是金句頻出的精彩演講,在網絡平臺形成刷屏之勢,觸達更多群體。 金句“動人”,深層原因則在于話語背后的真情實感。畢業致辭能夠“破圈”傳播的根本,是在“出新”“出奇”的言語之下,凝結著深情叮囑的愛心,傾囊相授的暖心。正如談到自己能“火”起來的原因,程民生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是因為“捧出了一片真心”。 幽默又接地氣的語言受熱捧折射出面對青年群體時,創新話語表達方式的必要性。與青年人交流,要用生動鮮活有時代感的話語。“油膩”“躺平”等網絡語言,在青年群體中滲透率、使用率、傳播率高,如能善加利用,可為話語增加“網感”,拉近與青年群體的距離,引發情感共鳴。 不容忽視的是,以青年為主體的網民,在新媒體時代的語境中發揮著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若要實現跨越圈層的傳播,青年人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做好面向青年人的內容傳播,或許可以從這些“破圈”的畢業致辭金句中得到啟發。(尹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