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云霄戰場。在位于祖國西陲的喀喇昆侖高原,駐守著一群以身為界碑的官兵。 2021年,是我走上高原采訪的第五個年頭,在這里見證了全軍最高海拔哨所迎來首位探親軍嫂,在這里體驗了神仙灣“水兵”鑿冰取水的生活,在這里明白了,5418米不僅是海拔高度,更是精神高度的家國情懷。 臘月二十九,巍峨的喀喇昆侖山,天高云淡,白雪皚皚。 正在執行高原運輸保障任務的新疆軍區某汽車團官兵坐滿了視頻會議室,一場“跨越千里的春晚”,讓千里相隔的官兵和駐地家屬完成了春節的幸福團圓。 “爸爸,抱抱!抱抱……”3歲半的兒子夏東陽,從妻子懷里掙扎開向視頻中的夏春迎顫顫巍巍地跑來。 這是兒子3年來第一次主動投向父親的懷抱。聽著兒子的呼喚,連長夏春迎不由自主地紅了眼睛……兒子出生時是年初,剛滿月他就歸隊了。等第二年年底回家探親時,兒子竟然不認他。睡覺時,兒子哭著鬧著不讓他睡在同一張床上,說那床是他跟媽媽睡的,爸爸是別人,不可以睡。 “老公,你在山上好嗎?”妻子王曉紅趕緊拉著兒子,一邊關切地問道,一邊安撫孩子,“爸爸在很遠的地方,等下山了他就回來陪你看彩虹……” 連長夏春迎,已經在新藏線上奔波了14年。今年準備把妻子和孩子從河南老家接到駐地過年,沒有想到剛到的第三天就接到任務命令,帶隊向喀喇昆侖山出發。 在妻子王曉紅的身邊還有一個女孩,眼神一直定格在眼前這個簡單而又遙遠的畫面里。畫面里,都是父親的身影。 這個孩子就是夏春迎的大女兒夏欣怡,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一次又一次地在目送父親的身影。 第一天上學,是媽媽陪著去;第一次家長會,是媽媽參加的…… 夏春迎清晰記得女兒二年級時,他第一次參加女兒的家長會,他很驕傲,女兒成績很好。班主任讓他上臺交流培養孩子的心得,他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 “爸爸,我和媽媽弟弟包好了餃子等你回來呢!”夏春迎的“小棉襖”總是對爸爸那么懂事貼心。 “丫頭,今年春節我陪不了你們了。你長大了,要懂得照顧媽媽和弟弟……”看著畫面那頭的老婆孩子,對于工作激情澎湃、內心赤熱的夏春迎有很多話想說,卻又說不出口……身為軍人,他最是明白忠誠與親情之間的選擇。 視頻對話的最后,女兒夏欣怡看著滿屏幕的軍人叔叔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爸爸我也要當兵,那樣就不會離開爸爸了。”孩子一句天真的話語,讓在場所有的男兒潸然淚下。 “山水一程,風雨一更。三生有幸,共度一生?!痹诋嬅胬镆恢睕]有尋找到劉博的孫紅莉,當得知此時劉博因為臨時的運輸任務還在新藏線上奔波時,對著鏡頭念出了寫給劉博的“天路家書”:“老公,我會一直在你身邊,做你堅強的后盾,你是最棒的!” 結婚3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一個孩子。今年,孫紅莉來隊,就是想陪丈夫劉博過年完成心愿。 “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征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這是上士劉博在出發前寫在朋友圈的話。 與丈夫劉博從相識到相守,可能聽過最多的話是他口中的那句,對不起!對不起,委屈你了;對不起,辛苦你了;對不起,今晚要執行任務,不能給你打電話了…… 記得,去年當孫紅莉從網上看到《跟著軍車上阿里》系列報道汽車兵時,她發現與丈夫之前說的依山傍水、空氣清新、景色秀美這些詞完全不搭邊,而是被“這里平均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這里氧氣不足平原的50%,紫外線強度高于平原40%”“這里是被稱為‘生命禁區’的雪域高原……”等詞匯所覆蓋時,所有的不理解化成了顆顆滾燙的淚珠。劉博知道,妻子心疼了! 除夕說著說著就來了,團圓盼著盼著就成了真。曾經,“一家不圓萬家圓”是大多數軍人的新春寫照,如今所有的祝福和思念定格成一張跨越千里的“全家?!?,視頻里的“團圓”讓軍營里的新春盛滿了別樣的幸福,充滿了溫暖和感動。(《解放軍報》記者 李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