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獨立調查》:瞄著公信力做新聞 編者按: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大眾網《獨立調查》,用“瞄著公信力做新聞”的實踐,證明了網絡媒體不單是只有速度,還有質量,還有公信力,還有責任擔當,一樣可以做出深度調查,一樣可以迎“風”而上,守主流之責,倡清新文風,走創新之路。 解疑釋惑 用正能量引領時代發展 習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是新聞工作的方法論。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大眾網《獨立調查》欄目創刊于2009年末,定位是“調查網絡傳言,還原事實真相;聚焦民生熱點,回應社會關切”,尊重事實、尊重科學,不騎墻、不盲目、不跟風。因此,《獨立調查》的報道多為輿論監督,而監督的目的是促進解決問題,要做到“解疑”,就要用建設性思維,去調查事實真相,回應網民關切。 2009年11月,山東大蒜價格暴漲,不少媒體在報道中將原因歸咎于蒜商惡意囤貨、資金炒作等。大眾網記者來到國內大蒜主產區之一的山東金鄉縣調查采訪,對前期報道中的各種謠言、誤解一一求證,將大蒜價格上漲的真實原因呈現在網民面前。推出報道《被誤讀的“天價蒜”背后》,閱讀量瞬間過10萬,國際大蒜貿易網授權大眾網獨家發布權威數據,并合作發布《2009年大蒜市場數據解讀報告》。 這篇報道是《獨立調查》的開篇之作。大眾網當時僅有3個二十五六歲的記者,但是,在總編輯的主導下,毅然決定把“獨立調查”做起來。其實,當時的初衷非常樸素:網上的信息快,但是不讓人放心,公信力成為網絡媒體的稀缺資源。既然如此,大眾網就要瞄著公信力做新聞,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解疑釋惑,用主旋律、正能量來引領時代發展。 于是,從濟南樓坑坑、煙臺天價板凳,到東方海洋雇傭童工、沾化農婦摘花被打,再到辟謠濟南市民搶菊花、還原山東謠言第一案……截至目前,《獨立調查》已經刊發了400多期報道,大眾網用實踐證明,網絡媒體人一樣可以做出高質量的調查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