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作品系列總標準 1.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全省工作大局服務,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落實“三貼近”要求。 2.內容真實,具有新聞價值,感染力強,社會效果好。 3.新聞性、時效性強,主題鮮明,勇于創新,語言文字生動,制作精良。 4.關注體現“走轉改”精神、努力改進文風的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短、實、新的作品。 5.鼓勵媒體融合報道和積極應用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6.對同一事件的同體裁新聞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首發時間在前的作品。 7.存在以下問題的作品,不得獲獎或降低獲獎等次: 存在導向不當、有不良社會影響以及新聞要素不全、事實性錯誤和事實交代不清,文不對題,表述有歧義(被采訪對象口述或引用原文的除外)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獎。 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多字、落字等情況的作品(含視頻作品、新聞論文)和主持人、記者表述有誤的音視頻作品,不得獲一等獎;存在使用成語不規范、詞語使用或搭配不當、縮略詞語不當、生造詞語、指代不統一、數字單位缺失、前后表述不一致等情況,不影響文意的,不得獲一等獎;除對重大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外,廣播作品現場音響和電視作品畫面質量存在明顯缺陷,不得獲一等獎; 存在詞序錯亂、成分缺失、指代不明、語句雜糅、歸類有誤、意思表達不清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一、二等獎; 上述錯誤在同一件作品中出現2次以上(含2次)不得獲一、二等獎的差錯的,不得獲獎;系列(連續、組合)報道、新聞專欄申報代表作之外的內容,差錯達到5處,不得獲獎。 標點符號不準確不影響文意和記者現場采訪口誤屬于非原則性錯誤的作品不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