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各設區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各有關單位: 根據往年評選實踐和《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福建新聞獎評獎辦公室對福建新聞獎評選辦法作了補充和完善。現將新修訂的《福建新聞獎評選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 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2017年2月4日 福建新聞獎評選辦法 福建新聞獎是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常設的省級考核評比表彰項目,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分作品、人物、宣傳福建三個評選系列,每年開展評選表彰。 一、評獎宗旨 開展福建新聞獎評選活動,旨在檢閱我省新聞工作年度業績,表彰德才兼備的優秀新聞工作者,展示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和“走轉改”活動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新聞媒體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動新聞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全省工作大局服務。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隊伍。 二、評選范圍 參評作品必須是經國家正式批準的報社(報業集團)、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新聞時事類期刊及由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單位主辦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不含網絡版、電子版),原創并在2016年度內首次刊播的新聞作品;2016年度首次在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的報刊刊發的新聞論文。 人物系列含省十佳新聞工作者和年度專項工作先進工作者。 參評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的人選必須是在評選范圍內的新聞單位從事記者、編輯、評論員、校對、播音員、主持人和制片人工作5年以上并持有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所發記者證的現任專職新聞工作者。副廳級以上(含副廳級)的新聞工作者不參評,曾獲得福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或雙十佳新聞工作者榮譽者不參評。 年度專項工作先進工作者是在我省新聞輿論工作年度重點、專項工作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的先進工作者。參照中國記協評選、表彰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的做法,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評選、表彰,評選通知另發(2016年度的專項工作先進工作者為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與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聯合評選、表彰的2016年度省防抗臺風新聞輿論工作先進個人)。 參評作品系列和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的新聞單位須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團體會員單位。 為在更大范圍擴大福建的影響力,樹立福建的良好形象,進一步規范新聞評獎工作,今年起,福建新聞獎增設“宣傳福建”系列(宣傳福建好新聞)。此系列面對中央駐閩、境外駐閩新聞單位開展。評選通知另發。 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媒體,不得推薦作品參評當屆福建新聞獎,其負責人不得參評當屆福建新聞獎人物系列。近3年內有不良職業道德記錄的新聞從業人員參與采編的作品不予參評。近5年內有違反新聞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不良記錄的新聞工作者,不予參評。 三、評選項目及基本要求 (一)作品系列 參評作品的作者、編輯和主創人員按各項目要求申報,姓名和排序以刊播時署名為準(刊播時署筆名、網名的,申報時可在筆名、網名后括號內填報本名;刊播時未署名的,按“集體”申報)。申報作者、主創人員為“集體”的需附作者、主創人員名單。廣播、電視作品的創作者按“主創人員”申報,包括記者、編輯等相關工作人員。 文字類作品字數按正文字數計算,含標點符號,不含標題、署名、注釋、關鍵詞等內容,以WORD“字數統計”欄“字數”項為準。參評作品署名及字數(時長)要求詳見附件。 1.文字類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迅速報道新聞事實的新聞作品。 (2)評論類:對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等進行事實分析和說理的新聞作品。包括社論、評論員文章、署名評論等,不包括雜文。 (3)通訊與深度報道類:用分析性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新聞特寫、新聞綜述等表現手法對新聞人物、事件等進行深入和詳細報道的新聞作品(含分上、下兩期刊發的通訊)。 (4)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系列報道是指圍繞某一主題或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等所做的多角度、多側面報道,作品策劃性強,單篇作品之間關聯性強、成系統;連續報道是指圍繞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連續刊發的“跟蹤式”報道;組合報道是指圍繞同一主題、現象、人物、事件在同期同一專題內刊發的不同體裁的報道。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系列評論和系列理論文章,不含將分散發表的、主題或內容相關的報道集納在一起的作品。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參評作品單件作品均不少于3篇。 刊播時間跨年度的系列(連續)報道,按作品結束時的刊播年度申報。參評的系列(連續)報道要求報送開頭、中間、結尾部分各1件代表作,組合報道選擇3件代表作。字數以其3件代表作的體裁字數要求為準,1件代表作超長即視為該作品超長。 (5)期刊作品:有獨立的辦刊方針的新聞時事類期刊上登載的新聞作品。 (6)新聞版面:要聞版等新聞版面(不包括預拼版和攝影、漫畫等專副刊版和成組的版面),日報要求版面2/3以上內容為當日新聞,周報要求版面2/3以上內容為當周新聞。 (7)副刊作品:包括雜文、文藝評論、特寫和報告文學。 (8)理論宣傳作品: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科學理論釋疑解惑、分析和解決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作品。 2.廣播、電視作品參評項目 (1)消息類:定義同文字作品。 (2)評論類:定義同文字作品。包括以評論為主的述評性節目。 (3)新聞專題類:從不同角度報道、分析同一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社會現象的廣播電視新聞作品,包括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新聞特寫、新聞綜述(含電視新聞紀錄片和分上、下兩期刊播的專題)等。 (4)系列(連續、組合)報道類:定義同文字作品。包括同一天內在不同時段對同一事件進行的追蹤或連續報道。代表作的時長按體裁適用相應項目規定,有一件代表作超長,即視該組報道為超長作品。 (5)新聞訪談節目類:主持人與嘉賓就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的談話作品和新聞人物訪談作品,要求主持人與嘉賓現場交流談話占整個作品時長不少于2/3。 (6)新聞現場直播類:與重大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采集現場信號并播出,集現場報道、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于一體的新聞作品。要求以新聞現場音像信號為直播主體,采用音像資料的時長不超過整個作品時長的1/3。同等條件下,現場信號為本臺自采的占優。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的間斷性直播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紀念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工程慶典、剪彩儀式、活動開幕式和以演播室直播談話等為主體的作品。 (7)新聞節目編排類:常設的以動態消息為主的集納式新聞欄目的編排作品。 3.網絡作品參評項目 (1)新聞評論類:新聞網站首發的原創評論。 (2)新聞專題類:用圖片、文字、音視頻、Flash等多媒體手段和多種新聞體裁,從不同角度全面報道同一新聞事件或同一新聞主題的作品。 (3)新聞訪談類:定義同廣播電視新聞訪談類,本項目不含系列訪談。 (4)網頁設計:網站首頁、新聞頻道首頁或新聞專題首頁。 4.綜合項目 (1)新聞攝影:報紙、通訊社和新聞網站首發的新聞攝影作品。 (2)新聞漫畫:報紙、通訊社和新聞網站發表的新聞漫畫作品。 (3)新聞名專欄: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刊播有共同特征(同類主題、同類題材、同類體裁)的新聞報道的板塊(單元),要求已連續刊播一年以上且年度內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刊播或更新不少于一次的新聞性專欄。 報紙專欄應有固定的名稱,位置相對固定和獨立,不含專刊和專版。廣播、電視專欄應有固定名稱、標識、開始曲。網絡專欄應在固定頁面有固定名稱和鏈接位置。 (4)新聞論文:以新聞實踐活動和新聞理念、新聞理論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文章。 (5)國際傳播類:中國媒體的對外報道,以及有效影響了國際輿論的新聞作品,以及以國際傳播為研究對象的新聞論文,參評作品體裁不超出上述項目的規定范圍。作者、編輯、主創人員申報要求參照各項目的要求。 (二)省十佳新聞工作者 評選從事記者、編輯、評論、校對、播音、主持人、節目制片的新聞工作者。 四、評選標準 (一)作品系列評選標準 1.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全省工作大局服務,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落實“三貼近”要求。 2.內容真實,具有新聞價值,感染力強,社會效果好。 3.新聞性、時效性強,主題鮮明、勇于創新,語言文字生動,制作精良。 4.關注體現“走轉改”精神、努力改進文風的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短、實、新的作品。 5.鼓勵媒體融合報道和積極應用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6.對同一事件的同體裁新聞作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首發時間在前的作品。 7.存在以下問題的作品,不得獲獎或降低獲獎等次: 存在導向不當、有不良社會影響以及新聞要素不全、事實性錯誤或事實交代不清,文不對題,表述有歧義(被采訪對象口述或引用原文的除外)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獎。 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多字、落字等情況的作品(含視頻作品、新聞論文)和主持人、記者表述有誤的音視頻作品,不得獲一等獎;存在使用成語不規范、詞語使用或搭配不當、縮略詞語不當、生造詞語、指代不統一、數字單位缺失、前后表述不一致等情況,不影響文意的,不得獲一等獎;除對重大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外,廣播作品現場音響和電視作品畫面存在明顯缺陷,不得獲一等獎; 存在詞序錯亂、成分缺失、指代不明、語句雜糅、歸類有誤、意思表達不清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一、二等獎; 上述錯誤在同一件作品中出現2次以上(含2次)不得獲一、二等獎的差錯的,不得獲獎;系列(連續、組合)報道、新聞專欄申報代表作之外的內容,差錯達到5處,不得獲獎。 標點符號不準確不影響文意和記者現場采訪口誤屬于非原則性錯誤的作品不受影響。 (二)人物系列評選標準 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綜合考察參評人員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風、業務實績、職業道德和社會影響。 1.認真學習、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自覺為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持續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2.熱愛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三貼近”, 堅持“走轉改”,作風扎實,勇于創新,敬業奉獻。 3.弘揚新聞職業精神,恪守新聞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者良好形象,社會反映好。 4.綜合業績突出。參評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校對除外)必須獲得過下列獎項中的一項:中國新聞獎;2005年以前中宣部批準設立的全國性新聞作品獎一等獎;福建新聞獎一等獎或二等獎。 五、設獎數額及獎勵辦法 福建新聞獎作品系列設獎數額為400件。其中一等獎60件(含新聞名專欄),二等獎125件,三等獎215件。各個獎項可以空缺,不能增加。省十佳新聞工作者設獎數額為10個。 在福建新聞獎評選過程中,分別組成我省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初評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從獲獎的新聞作品、符合參評條件的我省優秀新聞工作者中推薦規定數量的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分別參評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 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向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獲獎者頒發獎杯、獲獎證書和獎金;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向福建新聞獎作品系列獲獎作品的作者、編輯、主創人員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按“集體”申報的作品,向該作品的刊播單位頒獎。如獲獎作品的作者和編輯為同一人的,只頒發作者證書。 六、推薦和報送程序 (一)推薦單位和報送單位 本辦法規定“評選范圍”內的新聞單位均為推薦單位。合作作品由首發刊播單位推薦。 中央駐閩、省直新聞單位、省直有關單位、各設區市委宣傳部、記協、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省新聞攝影學會、省記協漫畫工委、省記協副刊工委是福建新聞獎參評作品的報送單位。 中央駐閩、省直新聞單位,各設區市委宣傳部、記協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是福建新聞獎參評人選的報送單位。 (二)推薦程序 各推薦單位按照下列程序推薦參評作品和人選: 1.組織本單位編輯記者民主推薦參評作品和人選。 2.單位領導和民主推薦的編輯、記者代表(本人不參評、無作品參評)組成評委會。 3.領導班子嚴格按照本辦法規定集體審核,提出擬推薦的參評作品和人選,在本單位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 4.認真受理公示中收到的各種意見,將符合評選辦法規定的作品和人選提交評委會,經充分討論、評議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推薦參評作品和人選。 5.推薦單位主持工作的領導在福建新聞獎參評推薦表上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蓋單位部門章無效)。 (三)報送程序 中央駐閩、省直新聞單位,省人大、省政協、省委外宣辦、省委政法委、團省委等部門直接向省記協報送參評作品和相關申報材料。各設區市、縣區新聞單位的參評材料經設區市記協審核后報送。平潭綜合實驗區新聞單位的參評材料經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審核后報送。 各設區市的新聞專欄名額分配及推薦報送由各設區市委宣傳部、記協統籌安排。 新聞攝影、新聞漫畫、副刊作品分別報送到省新聞攝影學會、省記協漫畫工委、省記協副刊工委,在年賽初評的基礎上按規定數額評選出參評福建新聞獎作品,統一報福建新聞獎評選辦。 參評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的由中央駐閩、省直新聞單位,各設區市委宣傳部、記協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組織報送。 (四)推薦參評中國新聞獎 參評今年福建新聞獎的作品,視為推薦參評中國新聞獎的候選作品,由我省中國新聞獎初評委員會按規定的程序擇優推薦。報送中國記協前,將擬推薦參評作品在福建記協網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 在本屆福建新聞獎作品系列獲獎目錄公示期間,省內各新聞單位、新聞工作者可向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自薦(他薦)參評中國新聞獎的作品。各單位、個人可分別自薦(他薦)1件,該作品須為本屆福建新聞獎獲獎公示作品。自薦(他薦)作品須有我省2名新聞專業副高以上職稱人士實名推薦。根據工作實際,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受理的自薦(他薦)作品總數不超過12件(以期限內材料到達時間為準)。自薦(他薦)單位(人)應與評選辦聯系,先傳真作品推薦表,再按評選辦工作人員的指導在本單位公示5個工作日。自薦(他薦)的作品經評選辦審核、篩選后,請專家評選,報評委會主任同意,決定是否納入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推薦參評中國新聞獎的目錄。 (五)報送材料 1.福建新聞獎參評作品材料以及作品刊播信息(刊播時間、欄目、版面等)必須與刊播時一致。為確保廣電類參評作品與單位首發作品一致,報送單位、推薦單位不得對廣電參評作品播出原版進行重新錄制、編輯,不得刪除片花、廣告等任何內容。凡發現有刪減、不一致或為評獎而重新制作的,視為造假,將不予評選,并按照相關的處罰辦法進行處罰。 2.每個報送單位、每件參評作品代表必須簽訂誠信參評承諾書(見《評選工作通知》),一旦有違規參評情況,嚴格執行相關處罰規定。 3.參評人務必妥善保存廣電類參評作品的首發播出欄目原版以及參評作品和所在欄目的內部編輯、制作和播出審批憑據(含數字系統編審痕跡),以便對比鑒定。無法提供的,不予評選;在獲獎后發現的,將撤銷獲獎資格。電視作品送評視頻必須帶有頻道標識等在線系統包裝信息。如發現有刪減,將不予評選。本條規定預留一年的緩沖期,將在2018年評選中對2017年度的報送作品開始執行。 七、評選委員會 (一)作品系列 1.評選委員會負責福建新聞獎作品系列評選,每次不超過60人。 2.評委會實行回避制和一定比例的輪換制。有作品參評的人員不得擔任當屆評委。 3.評委組成: ⑴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及處室負責人; ⑵特邀評委; ⑶新聞單位和高校新聞院系代表:從福建新聞獎評選委員庫信息系統中按比例隨機抽取。 (二)省十佳新聞工作者 1.評選委員會負責省十佳新聞工作者評選,每次不超過15人。 2.評委會實行回避制和一定比例的輪換制。 3.評委組成: ⑴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及處室負責人; ⑵部分設區市委宣傳部、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分管新聞宣傳副部長。 八、評選程序 (一)作品系列 1.審核評選材料。評選辦對參評作品和人選及相關申報材料,按本辦法規定進行審核。如發現不符合《評選辦法》規定的“評選標準”或未履行“推薦程序”的,一律退回補充或撤銷,逾期不予受理。 2.實到評委超過全體評委人數4/5,方可召開評選會。 3.評委分若干小組審看(聽)參評材料,分組階段的評審采用評委各自評審和小組集中評議相結合形式,按規定獲獎數決出入圍作品。小組評委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定評三等獎獲獎作品,并按規定數額推薦出一、二等獎候選作品。一、二等獎候選作品須達到小組實到評委2/3的贊成票。三等獎獲獎作品須達到小組實到評委1/2的贊成票。 4.小組推薦的一、二等獎候選作品在本大組交叉聽看后,由所在大組的全體評委評審。先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票決出一等獎候選作品,再票決出二等獎獲獎作品。一等獎候選作品和二等獎獲獎作品均須達到大組實到評委2/3的贊成票。 5.一等獎候選作品提交評委會全體會議終審定評,獲獎作品須達到實到評委3/4的贊成票。 6.落選的一、二等獎候選作品可直接定評為下一等級獎項。 (二)省十佳新聞工作者 1.實到評委須超過全體評委4/5,方能召開評選會。 2.全體評委在認真審閱參評材料的基礎上充分評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差額選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獲獎者。獲獎者須達到實到評委2/3的贊成票。 3.獲獎者中處級職務的新聞工作者不超過30%。 評選結束后獲獎作品目錄和獲獎者名單將在福建記協網公示不少于7個工作日。 九、處罰辦法 1.如發現參評作品和人選有抄襲、虛假、失實或與刊播時不一致,相關申報材料有造假、虛報、篡改、偽造及未按照規定程序推薦等違規問題,即撤銷該作品、人選的參評或獲獎資格;對推薦單位和報送單位予以警告和通報批評,禁止推薦單位在下一年度參評該項目;對參評作品的作者、編輯將予以通報批評并禁止其3年內參加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的各項評選活動。對有上述行為的參評人選,禁止其參加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各項評選活動。對不實舉報要予以公開澄清,對于誣告一經查實,要責成有關單位對誣告者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2.推薦單位和報送單位承擔推薦、報送責任,要嚴格按照評選辦法規定程序和標準,推薦、報送新聞作品和人選。如推薦、報送的作品或人選2次以上(含2次)被舉報并認定為不符合評選標準、存在違規行為,將減少其推薦、報送名額。 3.如發現參評作品和人選的推薦單位、報送單位、作者或參評者本人,對評委等有關人員有請客吃飯、贈送錢物或有價證券等賄選行為,一經查實即取消該作品和人選的參評資格或獲獎資格,該作品的作者和參評者今后不得參加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各項評選活動;對有關人員責成所在單位給予相應處罰。 4.如發現審核委員、評委有錢物交易行為、拉票行為,一經查實即取消其審核委員、評委資格并通報所在單位,今后不再聘其參與省新聞界的各項評選活動。 十、權限界定 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享有福建新聞獎獲獎作品和人選申報材料的使用權。評選辦法解釋權歸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附件 福建新聞獎各評選項目要求一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