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4件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是經過層層推薦和嚴格把關評選出來的,過硬的作品質量得到了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的認同,也體現了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的公平公正。
編者按:今年294件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是經過層層推薦和嚴格把關評選出來的,過硬的作品質量得到了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的認同,也體現了中國新聞獎評選工作的公平公正。今天,中國記協黨組副書記高善罡在第25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研討會上,對評獎工作進行了總結,四大創新舉措成為亮點。 亮點一 以創新評獎促進媒體融合發展 為推動新聞媒體全面增強現代傳播意識、加快媒體融合與新媒體應用的步伐,自今年起,中國新聞獎評選把新聞媒體開展融合報道和應用新媒體傳播方面的情況作為對參評作品的重要檢驗標準。 從評選結果看,有多篇獲獎作品體現了媒體融合的實踐成果。獲得一等獎的新華網《習近平的大外交》,使用數據新聞、時間軸等多種全媒體報道形態,同步在新華社發布、新華炫聞和新華國際三大客戶端發布中英文兩種版本,拓寬覆蓋面,拓展受眾群,增強傳播效果。 中國江蘇網《祭·憶——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集納消息、圖片、史料、訪談、互動、紀錄片、數字解讀、在線連載閱讀、網上音樂會、Flash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吸引全球185萬網民參與互動。這些作品體現了新聞媒體綜合應用新技術、新平臺,融匯音視頻、文字、圖片等元素,轉變報道思維、豐富采編手段、拓展表現形態方面的嘗試和探索,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實效。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