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編者按: 在抗戰的烽火中,一批批攝影記者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下全國軍民浴血奮戰的英勇戰績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一張張圖片鼓舞了全國民眾的斗志,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為贏得抗戰勝利發揮了槍炮武器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值此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暨七七事變78周年之際,我們推出“抗戰鏡頭”欄目,和您一起重溫抗戰史上那些具有重大意義的瞬間。 作品簡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畔響起隆隆炮聲,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家住北平的攝影記者方大曾立即背起照相機,巧妙地通過豐臺岔道日軍哨卡的盤查,奔赴宛平城、長辛店戰地,拍攝了這張《保衛盧溝橋之我二十九軍戰士》照片。照片形象紀實地拍攝了中華民族全民抗戰史的一章,整裝待發的抗戰士兵面對雄獅,似在領受出征命令,即將奔赴抗戰前線。照片以盧溝橋雄獅發出怒吼為象征,喚起全民抗戰的激情;以極簡練的影像,表達了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方大曾 作者簡介 方大曾(1912—不詳),原名方德曾,生于北京,祖籍江蘇無錫。畢業于中法大學經濟系。曾在中外新聞社擔任攝影記者,是上世紀30年代活躍在長城內外的知名記者。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方大曾第一時間趕到前線拍攝,發表《盧溝橋抗戰記》等系列報道,成為首個報道七七事變的記者。同年9月18日,方大曾從河北蠡縣發出《平漢線北段的變化》一文后失蹤,年僅2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