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近日,自稱為“中國首家全透明網絡慈善平臺”的施樂會被指通過第三方網站,長期、多次向申請受助者收取高額網頁置頂費。目前施樂會違規收取“置頂費”的行為已經被叫停,相關審計和調查工作正在進行。(11月10日《京華時報》) 如果把施樂會早在2012年承諾“每個社工可以從每筆捐款中最高提成15%作為報酬”的舉措稱為“有償行善”,那么近期曝出的施樂會向申請受助者收取高額網頁置頂費,又完全可以稱為“有償受善”。兩類收費一者面向捐助者,一者面向受助者,可謂“兩頭吃”。 近幾年來,國內慈善組織一直負面問題纏身,慈善組織內部及其管理運行體制存在諸多鮮為人知的問題或未盡如人意之處,必須深刻解剖分析。不然國內慈善的誠信危機,將永遠難以化解。這摧毀的是所有懷有慈善之念公眾的顆顆愛心。當行善形式只呈現為散兵游勇式的面對面、一對一,一旦大的急難險惡災害來襲,只會讓這種慈善救助變得渙散無力、捉襟見肘、束手無策。 如此,我們的慈善組織及其承辦者、組織者,必須徹底摒棄斂財之心、貪腐之心,讓慈善運行得規規矩矩、干干凈凈、透明豁亮,而不是打著慈善的幌子,搞諸如“兩頭吃”的勾當。這些工作,顯然還是要從加強對慈善組織的有效監管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