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以“老沉”的名號被媒體圈熟知的新浪總編輯陳彤22日通過個人微博宣布正式離職: 即將告別新浪。回望17年路程,往事歷歷如昨,心中千言萬語。謹以此信表達我此刻的心情,感謝大家! 這位當年的“中文網站第一編輯”,此前數次被傳離職,甚至傳聞被某視頻網站挖走,但均未被證實。最終還是離開了媒體陣營。 陳彤和新浪的往事,可以追溯到很久遠的年代。那時的新浪(四通利方論壇)是萌芽出土的陌生種子,開始了不斷刺激傳統媒體頑固神經的歷程。陳彤經手編輯的那篇《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如今看來更具符號意義,它象征著日后中國民眾心中最受歡迎的媒體之一在1997年的出場。不過十幾年時光,這批挑戰者開始被貼上“傳統”的標簽,門戶成了“傳統門戶”,新媒體開始在移動互聯網潮流裹挾下來勢兇猛。 在其發布的長微博中,陳彤以五個感謝向公司、同事、朋友們告別,但并未透露新去向。據鈦媒體了解,相關人士爆料稱陳彤可能是“接受雷軍邀請加入小米,負責市場副總裁”,也有消息稱陳彤未來可能建立團隊自己創業。 對陳彤的評價 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則在內部郵件中,對陳彤表示了感謝,“老陳在新浪網互聯網新聞報道業務創立、內容團隊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互聯網的門戶內容運營模式。” 林軍在《沸騰十五年》一書中對陳彤的評價,可以作為他的總編輯生涯的早年注腳: “陳彤的價值在于,他營造了一個肆意表達而又不失分寸的表達空間—四通利方論壇。自由而不過界,張揚而又有所克制,隨意而又有約束的法則,這是四通利方論壇能從1996年堅持到今天的安身立命所在,也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一定的新媒體特征,使之具備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時不會因過分的棱角外露而半途夭折”。 門戶模式的處境 有觀點稱,加速推進垂直化轉型的挑戰下,總編輯的角色定位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變化。新浪改版前,包括娛樂在內的部分頻道已經開始內部討論商業化的問題。這也表明對迫切需要轉型的門戶而言,商業化的壓力遠大于內容運營壓力。在這個過程中總編輯的管理權限也在下降。 而移動化和社交化的發展無疑更讓傳統門戶模式捉襟見肘,新聞客戶端的出現本身就是對網站的再進化,微博作為社交媒體時代的引領者,也可以看做是新浪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而強勢崛起的新媒體平臺也讓體態龐大的門戶應對起來略顯有心無力。看看日漸臃腫不堪的門戶首頁,就知道這些曾經民眾心中最受歡迎的媒體如今所面臨的尷尬。 作為和陳彤同一時期的方興東這樣來講陳彤的離職,“陳彤離開新浪具有標志性: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媒體在互聯網領域的全面邊緣化;全民社交媒體時代,網絡新聞在網絡媒體中的全面邊緣化;微信微博時代,新浪新聞在網絡新聞中的逐漸邊緣化;新浪的曹國偉時代,陳彤地位的不斷邊緣化。有大趨勢因素有小氣候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 過去在四大門戶中,新浪的總編輯崗位在整個公司中位置最高權重也最大,陳彤在新浪的17年可謂締造了一個時代。CEO幾經更替,而“鐵打的陳彤”一直無人可以替代。老沉的離去,將宣告一個網絡總編輯時代的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