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傳媒人語】 “自媒體時代”,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如何體現 ——訪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 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信息傳播渠道的日趨多元化,我們進入了“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在這種新聞發布自由度大、內容良莠不齊的復雜局面下,傳統媒體如何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營造主流輿論場,進而引導新媒體逐漸完善主流價值?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給出的答案是:牢記“導向是根本,真實是生命”的原則,辯證、歷史、全面地看問題,同時做好政治、政策、社會和文化上的積累,這樣才能對復雜的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 記者:作為一名出身于傳統媒體的資深媒體人,您對“自媒體”(We Media)怎么看? 翟惠生:我們現在的新聞自由度其實足夠大,因為我們有6億多網民,其中很多人都使用智能手機。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看作一個移動自媒體的話,那么從規模和數量來講,很少有國家擁有像我們這么大的“媒體”規模和數量;而且,現在誰都可以各抒己見,可以任意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事件發表自己的見解。舉個例子,微博是“自媒體”,但說穿了它就是一條新聞評論。新聞評論的三要素是有人、有事、有觀點,微博里面一般都少不了這三點。所以,發微博就等于每天在傳播很多新聞評論,這個自由空間相當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