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中國對成人科幻作品比較關注,往往忽略了少兒科幻對孩子帶來的影響。一部好的科幻小說,可能會開啟孩子想象的大腦,激發他們勇往直前、勇于探索、敢于冒險的精神。大家對劉慈欣、王晉康等科幻作品的貢獻有目共睹,然而對少兒科幻作品并非熟悉。5月22日酷聽零距離邀請到曾因作品《少年冒險俠》獲得2013年度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銀獎的科幻作家超俠,他將為我們揭開少兒科幻作品的創作秘密。 一、創作想象力的作品,細節非常重要 超俠小時候看的第一本書是《意大利童話》,正因為看了這本書,讓他從此愛上了讀書。他說,當時是二三年級的時候,《意大利童話》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接著他又看了《一千零一夜》,這些書里面懸疑和冒險的部分對他的創作影響很大,激發了他創作的欲望。后來長大一點的時候,他開始看金庸和鄭淵潔,再后來漸漸喜歡上莎士比亞這樣的文學界大家。 談到作家的想象力,超俠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一方面,不能說你就比別人厲害。我在比較幽默、比較懸疑和比較驚悚的這些方面會有一些比較獨特的想象力。莫言和天下霸唱是最有想象力的作家,但是最終還是要有那種自圓其說的邏輯和細節。莫言是用他的五感來描述一種東西。天下霸唱是用天馬行空的寫法充滿了冒險,這一類的作品有一個弊病是沒有形成一種系統化,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在邏輯上會前后矛盾。我很欣賞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他寫的非常好,他在細節以及各個方面的描寫上都很好,而且在科學的描寫上經得起推敲,他并不是天馬行空的去胡思亂想,而是有隱喻和指代,比如說他要描寫宇宙是怎么造出來的,他就會有很多細節上的描述,把一個人怎么送到另外的空間,那個人質量太高了,就必須把他的肉體剝離出來,把他的腦子送上去,這些細節寫的非常好,想象力非常好。金庸的小說寫的江湖和武功,很神奇,我記得小時候看了《射雕英雄傳》,去學習如何練武功、練內功,運氣以后,像小老鼠一樣在體內跑,天天在練,就覺得真的有小老鼠一樣在體內跑,所以我覺得細節非常重要。 二、中國需要更多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作家的想象力跟地域沒有關系,超俠說我們中國也有很多有想象力的作品,比如《西游記》、《三俠五義》以及“神話故事”。為什么現在的孩子看國內的作品少了,那是因為現在大陸書商在引進的時候,比較看重國外的作品。當進入童書市場時,我們會發現父母總是看到那些國外的作品,而且那些比較經典的作品不斷的再版,年齡段都是從七八歲到十多歲,當這一波孩子長大了,再賣給下一波孩子,所以總是那些重復的作品。中國原創的少兒作品并不多,所以應該多創作這樣的作品,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狀況寫出適合他們閱讀的作品,才能受到他們的歡迎。因為我們灌輸的是不畏艱辛、不被各種困難所打倒、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力量。現在我們把孩子保護的太嚴密了,其實我們應該鍛煉孩子們的獨立能力。 中國需要更多具有想象力的作品,我們應該多支持本土的原創作品,不能讓孩子太西化了。如果要說童話有沒有地域性,我覺得美國童話故事比較多,因為美國有很多漫畫、電影以及好萊塢作品,超俠認為美國是最具有想象力的一批人,是最會講故事的一批人,也是最有可能發生童話故事的一批人,在那里能發生各種各樣的神奇故事,或者是很多富有娛樂精神的事情,所以說這個國家可能會存在一些在我們眼中是童話的事情。美國寫的故事,兒童、大人都愛看,比如說《變形金剛》,小時候是動畫片,現在是電影,本源沒有變,小時候看的是動畫片,長大后等于是又回顧了一下童年的故事,一直保持著一顆童心。他們寫的書可以說并不是童書,而是一生都能看的書。 超俠對自己很有信心,并不推辭自己是少兒科幻界最有潛力的作家,他說還有很多作家從事科幻或者冒險這一塊,希望大家能夠堅持下去,把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小說故事長期地寫作下去,打造成很受大眾歡迎的品牌,比如像《哈利波特》這樣的作品,非常受全世界孩子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