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做活著 我們特別不喜歡這種底層的標簽,因為人物就是人物,無所謂大小,可能正好做了些別人目光中沒有收集到的人物,但一檔節(jié)目如果取向非常狹隘的話,審美上是疲勞的,表達的內(nèi)涵也是局限的。 陳曉楠(資料圖) 鳳凰衛(wèi)視知名欄目《冷暖人生》今年迎來了第十個年頭。作為國內(nèi)最長壽、口碑穩(wěn)定的人物類專題節(jié)目之一,它以樸素風格記錄中國大地上的標本式人生獲得好評。在昨天舉行的《冷暖人生》研討會上,該欄目的主持人陳曉楠也首次回顧這檔“小眾”節(jié)目艱難扎根、生長、保持生命力的十年歷程。從最初的獵奇、拼命想找“嗜血”的故事,到?jīng)Q定用具體的個性生命細節(jié)和故事來剖解人心和世界,以及信息極度碎片化的當下一檔小眾人物欄目如何自處的困惑,陳曉楠和她的團隊也是“冷暖自知”。 從獵奇、嗜血到“活著” 陳曉楠透露,十年前《冷暖人生》建組時,她只是得到了這樣一個規(guī)定了精神氣質(zhì)的題目,但根本不清楚節(jié)目的方向。“一開始想抓眼球”,陳曉楠說得很坦誠,她的第一個采訪對象是深圳某臥底記者提供的,對方問她敢不敢采訪性工作者,“當然敢了”。于是陳曉楠在一個咖啡館約見了一個小姐,從來沒做過人物節(jié)目的陳曉楠跟她說,你等著,我們的錄影棚還要一周就搭好了,我們邀請你來,會有三位嘉賓跟你對話。對方答應了,但從此之后手機徹底停機,住的地方也找不到她。陳曉楠至今也不能確定對方說的是真是假。 雖然第一個采訪徹底失敗,但并沒有改變節(jié)目陷入獵奇道路。陳曉楠和工作人員拼命想找到嗜血的故事:亮堂堂的演播室里來過乞丐、裸體模特、變性人,不可謂不吸引眼球,但那半年的時間,陳曉楠卻始終處于“不知道做什么”的焦慮,每天陷入無法勝任工作的情緒中。此后該欄目制作人朱衛(wèi)民出現(xiàn),他和陳曉楠決定從演播室走出去。第一個節(jié)目《花季》圍繞十年前深圳工廠遭遇大火的女工,采訪對象有她們的父母以及傷者。陳曉楠逆著她們出來打工的路徑回到了家鄉(xiāng),坐在田地里,在死去女兒的墓前采訪了父親。這樣的采訪現(xiàn)場將《冷暖人生》主創(chuàng)們擊醒,“我們突然明白要追求的是什么——人生,簡單地說就是‘活著’。十年來我們都在做‘活著’。非常具體的個體生命細節(jié)和故事,剖解人心,解讀當下世界。用一個個很細膩的個體故事,來解讀現(xiàn)在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