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強化出版物采編規范 為強化出版物的采編規范,2月,按照2011年《關于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新聞出版總署通報了《新財經》雜志關于《紫金礦業之禍》報道等四起違規新聞報道的調查處理情況,針對新聞媒體存在的使用網絡虛假信息、新聞細節不準確、采編流程不健全、人員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重申了嚴打虛假違規報道,維護新聞媒體公信力的要求。6月,《經濟觀察報》因刊登《籌組三大集團鐵道部政企分開》等文章完全失實,被山東省新聞出版局處以3萬元罰款,編造虛假新聞的記者的新聞記者證亦被吊銷。11月,《今日早報》刊登女兵讀報學習十八大精神照片被證實系擺拍,有損新聞真實性,值班編輯及照片作者受到扣發獎金和停止工作等處分。 為規范新聞采編秩序,打擊假記者、敲詐勒索、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等問題,4月和10月,新聞出版總署聯合相關部門下發了兩個通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治理有償新聞專項行動,8月,總署又通報了一批典型案例。 為提高我國學術出版質量,9月,新聞出版總署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術著作出版規范的通知》中要求,出版單位應加強學術著作選題論證、評估,引文、注釋、參考文獻、索引等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出版單位應安排具有較強學科背景的專業編輯人員擔任學術著作的責任編輯;今后學術著作出版規范的執行情況將作為中國出版政府獎評獎、國家級優秀圖書推薦、國家重大出版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申報與驗收,以及出版單位年檢、等級評估等工作的重要條件。 (二)廣播影視 廣播電視領域以電視劇為重點的制播分離改革穩步發展,取得成效。10月,文化部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大部分省(區、市)、地級市和全部縣級電臺電視臺,已進行兩臺合并。 2011年底發布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在2012年繼續引發社會熱議,這個草案中關于降低電影產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減少行政審批,明確財政、稅收、金融扶持政策等方面的規定被認為有助于促進產業的發展,而電影被禁條款的增加以及未涉及電影分級制等方面則引起了批評。11月,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委員會公布了《關于對國產高新技術格式影片創作生產進行補貼的通知》,政府將對國產3D、巨幕等高新影片,按票房收入分檔對制片方進行100萬元到1000萬元的獎勵,以調節制片方和院線在電影票房分成比例上的矛盾。11月,工信部公布《業余無線電臺管理辦法》,規定設置業余無線電臺,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取得業余無線電臺執照,明確了業余無線電臺設臺審批條件、程序和使用規則。 廣電總局對于影視節目的內容制作和播出等方面的工作進一步予以規范。2月,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境外影視劇引進和播出管理,促進國內電視劇產業的發展,弘揚中國文化,保障文化安全,廣電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境外影視劇引進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規定應優先引進高清版本的境外影視劇,引進境外影視劇的長度原則上控制在50集以內,且不得在黃金時段播出等。7月,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將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前的審核權下放給播出機構“自審自播”。為加強文物鑒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的規范和管理,7月,廣電總局和文物局發布《關于加強對文物鑒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文物鑒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和播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內容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內容應真實等。 11月,廣電總局以江蘇教育電視臺節目《棒棒棒》嘉賓干露露母女在演播中有惡言丑行,違背了媒體職業道德,敗壞媒體形象,社會影響惡劣,且該電視臺擅自變更節目設置范圍為由,給予停播整頓的處理。此外,針對電視收視率造假問題,有專家建議,要想改變中國電視行業的收視率亂象,需要司法力量介入,并建立第三方監管機構。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也正在制定一套關于收視率調查的國家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