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當廣告業挺過08、09年的金融危機之后,業界仿佛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普遍認為廣告業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與“體溫計”,對于經濟的暫時性蕭條有著頑強的抵抗性與免疫力,業界內外士氣高漲、樂觀情緒蔓延;但是,在2012年,廣告業的樂觀遭遇了一次艱難的挫折——廣告增速與投放雙雙滑坡: 據CTR最新發布的中國廣告花費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傳統媒體刊例廣告同比增長僅為1.4 %,創近五年來的新低;互聯網廣告雖說是異軍突起,但增速持續下滑為其埋下了后續乏力的懷疑與陰影。從行業來看,第一季度化妝品/浴室用品、食品、飲料等重點行業廣告投放量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而交通、房地產、家用電器等重點行業的下滑則拉低了市場總體的增長。 原本高歌猛進的廣告業突遇下行風險,我們關心的是廣告的2012低谷遭受到的傷害程度有多深、走出低谷重新回歸上揚曲線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在調查的背后,希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廣告業的生存力與應變力。離真相近一點,或許就能迎接轉機的曙光。 直面電視媒體:龍頭保衛戰 特別關注:電視生態 △ 2012電視媒體廣告量長放緩,1-2月電視廣告投放刊例同比下降2.97%,而地面頻道同比下滑5.94%。 △ 曾經作為主導客廳娛樂生活的電視現在卻淪為擺設,數據顯示,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從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面對互聯網、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沖擊,北京電視開機率僅僅為30%,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電視,電視已經成為客廳的一個擺設。 △ 在一項關于廣告媒體對購買決策影響力的調查中,電視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美國成年消費者對電視媒體的喜愛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媒體,電視的得票率達到37.2%,而報紙、互聯網和雜志分別獲得了10.6%、5.6%和4.4%的選票,電視可以說是大幅領先。 △ 電視媒體2012年上半年總體調整趨勢:1.內容傳播打破媒介形態的限制;2.平臺品牌化;3.由賣廣告向賣方案轉變;4.加大自制劇投入力度;5.標桿節目帶動平臺突圍;6.臺網合作。 在2012年的廣告市場震蕩中,一向具有處于強勢媒體地位的電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身陷囹圄的電視媒體能否在此次廣告低谷之后,仍然牢牢占據中國廣告的龍頭地位?電視廣告對于廣告主而言,是黃金稀缺資源還是雞肋?面對愈加嚴峻的電視開機率,面對更加注重廣告實效的廣告主,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廣告,電視媒體唯有使勁渾身解數,方能在這場廣告龍頭保衛戰中,守住自己的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