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借助強大的技術優勢蠶食著傳統媒體固有的領地,當代的新聞媒體已經進入全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受眾習慣點擊鼠標縱覽天下,越來越多的產業利潤被新型媒體搶先分羹。在新聞產業的鏈條上,新的產業方式、產業格局、產業環節正在猛烈沖擊傳統的思維。縣級廣電媒體在應對同類媒體激烈競爭的同時,又增添了新的對手。完善自身平臺建設和資源整合,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及互動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打造全媒體采編隊伍,給海量信息注入媒體的靈魂,以創新求發展,成為其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一、充分利用全媒體時代的契機,加速完善自身平臺整合 新媒體以移動化、便捷化、方便化和流動性強的優點向全球覆蓋,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色彩,也促使傳統媒體發生變革。縣級廣電媒體加速完善自身平臺整合,與新媒體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克服自身的不足,實現轉型升級,借助新媒體流動的信息能力,為自身的發展找到新的立足點;網絡媒體則可借廣電媒體在內容上的優勢來拓展節目內容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各電視臺都陸續推出自己的網站或網絡電子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營,網絡電視臺操作模式日漸成熟。經過充分調研和認證,吳江市文廣新局決定依托吳江電視臺、吳江電臺的傳統媒體資源,強力打造一個新型的全媒體門戶平臺。經過8個多月的籌備,2011年7月1日,“吳越在線”門戶網站正式投入運營,它實現了電視、廣播、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的全覆蓋,在本地網站中首家引入了微博、播客、SNS社交平臺、在線直播等網絡媒體技術的運用,為宣傳工作開辟了新形式。 以前,一個新聞事件電臺、電視臺有好幾個欄目的記者都去采訪,網絡新聞媒體庫建設以后,我們把所有新聞稿件都放入共享庫,每個部門、欄目都可以使用,實現新聞資源信息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這個基礎上把資料細化,各種各樣的節目、場景、聲音,只要節目需要隨時都可以找到。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時,它可以迅速地鏈接出相關的信息。 縣級廣電媒體擁有大量的本土節目資源,這些節目通常在一次播出之后就被放進資料庫,失去了再次傳播的機會。電臺、電視臺可以借助網絡媒體這一新的媒介渠道,利用網絡新技術,對資源進行集中處理,把所有的歷史資料和新聞進行在線包裝,根據關鍵詞配以各式各樣的畫面、資料,進行多種形態的節目開發,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使節目的信息價值達到最大化傳播。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媒介渠道的呈現上落伍了。因此,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傳統媒體的內容資源建設,突出核心資源,借助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優勢,資源由多個載體共享,為核心內容打造不同的載體模式,發揮集約效應,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科學運營的目的,以實現雙方的共同發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