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二、地市臺新聞如何借力微博? 目前國內與微博互動的電視節目多集中在國家級和省級電視臺,地市臺作為當前民生新聞的主力軍與新媒體的互動明顯落后。事實上,在面對散布全國各地的微博信息,尤其是本地事件時,地市臺具有不可比擬的地緣優勢,借力微博既能獲得新聞線索,又能擴大節目影響力。成都電視臺聯合搜狐微博打造的全國首檔電視網絡求證欄目《新聞背景·求證》,就是以微博發端的事件為線索,記錄職業記者求證熱門微博、去偽存真的過程,可謂是地市臺借力微博進行內容創新的典型范例。地市臺借力微博的關鍵是,做好求證和整合兩項工作: 首先是微博內的積極求索,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地市臺新聞記者應該重點關注三類人群的微博。一是本市其他新聞媒體和記者的微博,尤其是網絡媒體及其從業者的微博,他們扮演著網絡“新聞線人”的角色,往往能夠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信息,在準確度和權威性方面較其他微博高。二是本市政府官員、知名公眾人物以及各行業專家的微博,這些人活躍度高,經常關注和參與地方公共事件,是微博上的“意見領袖”。三是地方政府各級職能部門和公共服務類事業單位的官方微博,它們經常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性信息,這些信息和民生新聞高度相關。 微博內求索不能止于簡單關注,而應仔細觀察和綜合分析。2011年6月,《現代快報》爆出轟動一時的新聞“溧陽官員微博開房門”,線索就來自于江蘇省溧陽市衛生局局長謝某和其情婦張某的新浪微博。通過對兩位當事人微博細致的觀察和詳細的比對,記者發現了局長和已婚婦女有非正常關系的線索。想要深度挖掘新聞線索,記者本身應該成為一位“微博達人”,在平時下足功夫,把自己放在普通網友的位置,融入微博語態環境,積極參與微博的發布和轉發,在與本地微博網友的互動中獲得最具新聞價值的信息。 其次是微博外的反復求證,杜絕簡單復制和一報了之的現象。2010年《中國新聞周刊》官方微博曾因為轉發金庸去世的謠言,導致該雜志一位副總編輯、一位主編和一位編輯辭職。 求證的手段有很多,一是直接求證。微博的實名認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為記者尋找信息來源、求證新聞事實提供了初步保證,直接向微博信息發布者求證是初步驗證信息真偽最為簡捷的方式。二是趕赴事發地調查采訪、向現場求證,可以幫助記者獲得更為直接的證據,這方面地市臺更是近水樓臺。三是多側面多渠道佐證,向現場目擊者、與當事人相關的社會關系人、與事件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相關行業專家求證,可以幫助記者獲得更多翔實的細節。 另外,電視新聞記者要善于利用微博的自我糾偏功能。就單個新聞事件來說,微博網友們發布的信息往往會形成相互補充的關系,但也難免會出現相互矛盾的情形。如果遇到相互矛盾的信息,記者更需要高度警惕、謹慎處理。在求證的過程中,信息出現相互矛盾的現象并不是壞事,反而往往是事件逐步走向明朗的前奏,更是記者探求真相的契機。記者應對相互矛盾的信息進行仔細比對和反復辨偽,明晰事實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