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和輿情網聯合發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社會輿情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第三季度,在曝光社會熱點事件方面,微博趕超報紙位列第二。微博正在挑戰大眾媒體在新聞業界的地位。隨著用戶量不斷擴大,以微博為第一發布渠道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龐雜,微博改變著社會交往方式,也改變著電視媒體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式。本文基于對微博傳播特征的分析,結合地市臺電視新聞運作的實際,探討電視媒體如何有效借力微博進行新聞報道的創新。 一、微博對于電視新聞的價值 一是作為新聞源頭的微博。以微博為媒介發布的信息具有即時生動的特點,時效性甚至可以達到與事件同步。由于微博的即時發布特性,新聞事件發生后,第一個發布信息的可能不是記者,而是普通市民,微博使得“人人都是記者”成為可能。“7·23”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后,最早發布事故消息的是新浪微博,發布者是一位乘坐事故動車的乘客、新浪微博網友“袁小蕪”。微博即時發布信息的功能契合新聞的時效性特征,如果新聞記者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獲取新聞線索,將有助于擴展線索來源,縮短新聞時效。 二是作為信息碎片的微博。微博發布和傳播的信息在真實性和完整性方面的要求與新聞要素相去甚遠。首先,微博發布信息囿于140字的限制,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一條微博難以反映一個新聞事件的全部要素,更難以描述事件中重要的細節。其次,微博信息的發布者并不像職業記者那樣經過專業新聞業務培訓,所發布的信息受個人主觀性影響較大,難以保證客觀公正。再次,微博難以規避虛假信息。碎片化的特征決定了職業記者面對微博海量信息應采取審慎的態度,也正因為如此,電視媒體對微博發布的信息進行再加工具有較大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從靜態的文字或照片變成動態的圖像,從模糊的片斷變成相對完整的新聞事件。 三是作為整合渠道的微博。微博信息的傳播具有獨特的特征。傳播學者喻國明教授認為微博是節點共享的即時信息網絡,“對其他節點所承載的信息的聚合是微博信息傳播的基本特征,由聚合而形成‘核心——邊緣’模式是微博信息傳播的基本模式?!盵1]整合信息的特征有利于觀點匯集,并形成互相補充、糾錯的關系,彌補了傳統媒介單向傳播的缺點。借力微博,電視媒體可以和觀眾即時互動。如果地市臺在報道微博提供的新聞信息的過程中,能夠引入來自微博的觀點和評論,并和網友保持實時互動,有利于電視新聞觀點多元、客觀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