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第二階段,輿論爆發。隨著事件的發展,微博輿論形態多元化,如漫畫、惡搞歌曲等與傳統媒體、其他新媒體互動,輿論的聚合力隨著事件的發展而不斷增強,網民紛紛通過論壇、博客、SNS、QQ等即時通信工具轉載消息,輿論開始疊加,討論和辯論隨即展開。各方意見領袖就事件本身發表意見、看法并轉發,傳統媒體間互動協同,通過線上和線下活動,尋找并采訪事件的當事人、根據事件的線索調查事件相關人員并邀請各界專家進行評議,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受眾關注事件的進展,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更深層次地探討大眾的態度和意見,將輿論推向一個新的層面。由于傳播主體巨大,個體對事件的認知存在差異,形成觀點交鋒和碰撞,各方力量匯合起來,推動事件的升溫,輿論爆發。 第三階段,輿論波峰。在微博輿論爆發后,依據事件的典型性和重大性的不同,會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達到輿論傳播浪潮的波峰。一般而言,事件越重大、越復雜,波峰到達的時間距事件發生的時間就相對遠一些。 第四階段,輿論緩解。有關部門就事件本身和輿論信息反饋,作出輿情應對措施,輿論由此得以緩解。隨著事件處理的推進,公眾對事件的認知趨于理性,情緒開始平復,加上層出不窮的新熱點、新事件的發生,轉移了部分公眾的視線,輿論由最高點漸漸下落,進入事件的緩解期。在這個過程中,意見領袖的作用增強,公眾在跟進事件發展的過程中,關注意見領袖和網絡媒體中發表對事件處理的看法,在這個階段,輿論會對政府部門的活動起到自下而上的監督作用,如果事件處置不當,輿論就會出現反彈,引發微博第二輪的輿論高潮爆發。 第五階段,輿論平復。隨著事件的解決,公眾對事件的關注熱情逐漸消退,輿論場逐漸平復,傳播者將視線和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熱點事件中,形成新的輿論,其輿論的生成演變過程會因事件的性質各不相同,有些焦點事件具有短時爆發力和瞬間吸引力,輿論形成期很短甚至會直接進入輿論爆發期。[1]這一階段,原事件本身的輿論逐漸平復。 第六階段,輿論再現。隨著輿論的平復,公眾對事件關注的注意力轉移,但當新的事實、新的證據出現后,又會將整個事件的輿論重新爆發出來,形成輿論的鏈條,形成事件的下一輪微博輿論,引起用戶的關注和討論,直到弄清事件的真偽、始末。微博輿論的生成環境本身就具有波浪式的特點,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形成輿論的鏈條,影響著社會生活結構,推進社會事件的合理處置,引導社會思潮的運行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