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摘要】微博能在評論、圍觀的動態傳播過程中對信息的真偽作出判斷,在話題推動的過程中引領話題的發展,改變話題的方向,在傳播過程中能夠對一件事情形成強烈的高壓狀態,直接影響輿論的走向,改變輿論的傳播格局,對我國社會的輿情發生、發展有較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我國重點輿情熱點事件進行分析,提出了微博輿論生成演變的初步規律,微博輿論已在塑造我國新的輿論生態。 【關鍵詞】微博;輿論生態;規律;塑造 微博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微博的傳播主體層次多、數量大,使得微博輿論呈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點。個性化語言和情感生活成為輿論傳播的一部分,傳播者在關注與被關注的過程中實現了人際交往的功能,構建起精神空間的人際傳播圈,成為構建人際交流的新空間和新載體。《華盛頓郵報》在題為“在中國,微博成為言論自由平臺”的報道中說,微博正在改變中國公共輿論的結構,過去公共議程或者熱點話題均由精英和記者決定,民眾只關心各自關心的問題,現在形勢正在發生變化。微博已經在塑造公共輿論方面占據優勢地位,并逐漸發展成為介入公共事務的新媒體,成為網絡輿論中最具影響力的媒體,改變了輿論傳播格局和生成、演變機制,直接或間接影響輿論的走向,對整個社會輿情產生重大影響,塑造了我國社會新的輿論生態。 微博的輿論生成機制 傳統媒體環境中,新聞輿論集中在主流媒體手中,其生成模式也較為簡單。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微博的出現改變了輿論生態,輿論成規模地聚集,輿論傳播更具人性化,話語權、表達權進一步普及。雖然微博信息內容呈現分散碎片的狀態,但是微內容按照事件或情感邏輯積聚起來,影響力會比較明顯。微博傳播超越了傳統人際傳播的范疇,其輿論影響力受到了傳統媒體和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能夠在輿論傳播的過程中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了“由下而上地反映輿論,由上而下的輿論引導”。微博是網絡輿論傳播的升級,對事件形成持續深化討論的格局,引起社會的關注,促進事件的解決發揮重要的作用。雖然微博參與主體多樣、輿論生成環境變化多端,但輿論生成有其基本規律。 第一階段,輿論形成。事件曝光,微博架起了平民和政府之間、名人和草根之間的橋梁,讓碎片化的信息傳遞出去,微內容會根據事件對社會的影響程度進行疊加,一些對社會有重大影響力的微內容,其擴展度特別大。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注冊成為微博用戶,根據自身的選擇發布信息。在這一階段,傳播者提供有關事件的微內容,這個事件的來源可以是用戶的所見所聞,也可以是其他媒體來源。傳播者發布原創信息后,在粉絲的頁面上出現,一方面,由于微博信息的繁雜、多樣等問題,信息可能被其他海量信息所掩蓋,無法廣泛傳播開;另一方面,信息傳遞出去后,引起大量粉絲關注、評論并轉發,事件信息經過粉絲的評論、整合加工,裂變式地向外傳播,其傳播速度取決于粉絲量和對事件的關注度,用戶在信息轉發、評論中,網絡輿論開始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