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第二,公民民主問政意識的普及為政務微博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近年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也獲得了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一步完善。我國憲法賦予了每個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公民同時具有參與民主政治的權利,公民可以向政府表達自己的訴求,對政府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公民還可以參與政治議題的設置等。政務微博的出現符合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參政議政、參與民主政治的需求,拓展了公民民主問政的有效渠道。 第三,社會矛盾的解決需要政務微博這一有效平臺。在社會轉型期,人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利益訴求,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用工荒、流動人口、高房價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需要表達和宣泄壓力的合理渠道。政務微博的出現有力地拓展了人們表達訴求、宣泄壓力的渠道方法,有利于政府部門及時獲知輿情,推動社會矛盾的化解,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四,政府部門需要政務微博平臺以輔助科學執政。由于種種原因,政府部門與公眾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部門的執政效果。政務微博這一平臺具有實時互動、傳播迅速、操作簡便、高效傳播等特點,政府部門利用該平臺可以很好地進行政務信息的上傳下達,與民眾的溝通更加緊密順暢,可以更好地聽取民意、采集民智,提升政府部門的執政智慧,優化政府部門的決策決議。 中國政務微博的發展現狀。中國的政務微博自2009年11月21日“微博云南”出現以來,在微博平臺數量和微博信息發布質量上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根據騰訊微博官方統計,目前共有萬余個政務機構以及公務員開通微博,遍布34個省級行政區劃。其中,副廳及以上級別的機構和官員微博達266個。而在2011年8月25日于浙江杭州舉行的首屆“政務微博與社會管理創新高峰論壇”上發布的“2011年騰訊政務微博地圖”顯示,僅浙江省就有3000多個政府官員擁有微博,形成了微博上的“浙江軍團”。[2]政務微博平臺的建設有效改善了原來政府機構、政府官員與人民群眾信息不對稱的局面,拉近了政府機構、政府官員與人民群眾的距離。通過“微博問政”,政府能夠及時傾聽民意、了解民意、問政于民、問計于民,政務微博平臺有力地推動了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大大優化了政府機構的決策決議。 不同的政務微博由于其所涉及的政務內容、所處地區、維護更新程度等不同,具有不同的社會影響力。目前,網站還對一些政務微博進行了微博影響力的統計。在新浪微博上,微博的影響力不僅僅由粉絲數的多少決定,而且還由活躍度、傳播力和覆蓋度三項指標構成,這三項指標各自又有著極為復雜、精密的科學算法。其中,活躍度代表每天主動發博、轉發、評論的有效條數;傳播力與微博被轉發、評論的有效條數和有效人數相關;覆蓋度的高低則取決于微博中的活躍粉絲數的多少。新浪微博對于政府微博的影響力進行了日榜單、周榜單和月榜單的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