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第三,政務微博的信息具有海量化、多元化的特點。當前,微博傳播已經成為人們與他人、與社會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發布收看微博信息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政務微博用戶每天發布的海量信息的基礎之上,微博信息的內容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第四,政務微博具有內容的多媒體性。在Web2.0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站、即時通信軟件與手機通信功能之間進行了很好的融合,手機與互聯網之間的無障礙對接技術為微博的出現提供了基礎的技術支持。3G技術的應用和智能手機的出現促成了手機的互聯網化,使手機上網的功能更加強大。基于技術的發展,政務微博用戶可以選擇用電腦或者手機進行文字的發布,或者進行圖片、音頻、視頻的上傳,充分實現了微博信息內容的多媒體化,極大地增強了微博的傳播效果。 第五,政務微博具有傳播的自媒體性。與傳統媒體相比,微博傳播具有極強的自媒體性。所謂自媒體,即利用以博客為代表的網絡新技術(還包括Wike、SMS、可攝像手機、在線廣播、P2P、RSS等)進行自主信息發布的那些個體傳播主體。[1]微博使高高在上的話語權下放到了每一個個人的手里,使每個人具有了平等交流、傳播信息的權利,任何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思想、發布自己需要傳遞的信息。 第六,政務微博具有互動性強的特點。微博網站在現階段推出的微博主要功能有“關注、評論、轉發、私信、收藏”等。在微博中,被關注者與粉絲之間是一種訂閱關系,關注了某個人,就訂閱了該用戶發布的所有消息,所有粉絲可以在第一時間接收到被關注者的信息。粉絲可以對自己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回復評論,粉絲主動與被關注者就某一信息進行交流溝通。微博傳播的極強互動性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時效和受眾范圍,使信息從傳統的線性傳播實現了非線性的裂變式傳播的轉變,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同時,微博傳播的極強互動性也使得微博成為一個各類信息聚集傳播的公眾平臺。各種真實和虛假的信息同時在微博這一平臺上得以迅速地傳播,這對網絡輿情的監控和引導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中國政務微博的發展背景與現狀 中國政務微博的發展背景。中國政務微博的發展主要基于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技術的進步為政務微博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保障。近年來,基于Web2.0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3G技術的應用和智能手機的出現促成了手機的互聯網化,國內微博網站不斷涌現,微博技術不斷進步提高,微博傳播的實時性、碎片化、多媒體性、自媒體性以及互動性強等特點為政務微博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眾可以隨時隨地關注自己選擇的政務微博,及時獲得政府有效信息,還可以與政務微博進行互動。微博技術降低了公眾獲得話語權的門檻,為公眾搭建了與政府直接對話的有效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