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自十多年前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創新一直是互聯網建設與發展的主題,但也是互聯網公司被外界質疑和詬病的主題詞。說其是主題,因為“創新”多次成為互聯網大會的主題。第2002年第一屆互聯網大會,主題是應用呼喚創新;2006年互聯網大會,主題為“創新——互聯網帶來機遇。說其是主題詞,因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創新乏力,無論是創新型的技術、產品,還是創新類的應用、服務,都缺失中國標簽,“創新”被迫成為負面的主題詞。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動下,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國民財富的增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越來越有賴于科技進步和創新。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世界網絡技術發展和我國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以創新的精神,大力發展和傳播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切實把互聯網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 創新是互聯網的生命。從早期的簡單將信息搬到互聯網,到現在出現了很多完全基于互聯網自身特點的互動形式和用戶生產內容;從早期的依賴廣告單一商業模式到現在出現增值服務、電子商務、競價搜索、網絡游戲等多種商業贏利模式;從早期的pc互聯網到現在基于pc、手機、ipad、移動互聯網等多種形態;從技術領域延伸到業務、服務、產業價值鏈各領域、各環節,互聯網創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但是,以上這些創新似乎都與中國互聯網公司無關。盡管中國擁有排名世界第一的網絡用戶和手機網民,擁有最龐大的互聯網市場,但擁有的創新能力卻與互聯網大國相去甚遠。對中國互聯網行業創新能力的詬病與非議主要存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的互聯網大公司幾乎都是模仿國外模式而建,新浪、搜狐模仿雅虎而來,騰訊QQ基于OICQ而建,淘寶、天貓的“前輩”是Ebay、亞馬遜,微博來自于twitter,優酷、土豆源于YOUTUBE,每一個領域都能找到國外網絡公司或經營模式的原型; 第二,國外互聯網行業幾乎每隔幾年就出現一個創新模式或創新型公司,推動整個世界互聯網的進步與發展。1996年有雅虎,2000年有Googel,2004年有YOUTUBE,2007年有Facebook,2009年有twitter。但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十年前是四大門戶,十年后依然如是;十年前是百度獨占搜索鰲頭,十年后市場份額更大,十年前是QQ占據即時通訊市場,十年后更是壟斷一方; 第三,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新小公司總是遭遇扼殺在搖籃中的命運,最為詬病的即為騰訊挾其用戶資源對多個領域的模仿式入侵。QQ游戲平臺上線使眾多游戲公司倒閉關張,QQ醫生搶占在線殺毒市場,QQ拼音輸入法讓眾多中文輸入法怒目而視,Qqlive、QQ音樂讓影音播放終端無法“安睡”。大公司所謂“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的口號讓眾多中小公司的創新陷入困境,僅有的一點創新精神和創新理念都在無成本的模仿中漸行漸遠。 2011年,在紀念“蘋果之父”喬布斯去世時,聽到最多的聲音是,“中國的喬布斯在哪兒?”“中國何時能出現一個喬布斯?”“中國何時能擁有蘋果這樣的創新型產品?”其實,如果熟知喬布斯的成長經歷和蘋果產品的發展始末,就會明白,創新是兩者最好的注釋,“也行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像蘋果這樣,因創新而沒落,又因創新而輝煌。從偏執創新到有目的的創新,從無效創新到高效創新,蘋果在十幾年間幾乎成為了創新的代名詞。” 互聯網經濟作為一種創意經濟、知識經濟,每一個公司都需要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但是互聯網大公司因其擁有技術、用戶、市場、資金和資源等多方面優勢,更應在創新理念樹立上引領潮頭,在創新環境營造上多些責任和擔當。 業界有“Google經濟”的說法,指與Google合作的中小企業都會獲得財富,反過來,Google也通過與這些企業的合作而獲得了足夠的長尾。AskJeeves是一家小型搜索引擎公司,希望能夠獲得更多而客戶,于是找到了Google,希望能夠在上面發布廣告。Google認為雖然兩家同是搜索引擎公司,但是重合度不高。結果雙方都達到了目的,Google拿到了AskJeeves的客戶渠道,而AskJeeves則在來年達到了1億美元的收入。 類似的國際互聯網大公司開放式創新并不少見:太陽(sun)微系統公司極力推廣開放源碼,以獲得新的商業模式;思科的創新策略是通過收購獲得稀缺的智力資產,然后將所有的生產采用外包的形式;英特爾開放式創新是應用外部資源,由大學研究贊助、大學周邊的開放式合作研究實驗室、公司內部研究項目以及公司收購構成其研發戰略。 如果將創新劃分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應用創新三個層次的話,中國的互聯網大公司往往在應用創新,尤其是針對中國市場、中國用戶有些微突破和創新。比如采取模仿+捆綁模式的騰訊,它的每款產品都能找出市場上其他同類產品所沒有的優點,騰訊QQ的群和有顯示最近聯系人功能,QQ郵箱有超大附件功能,QQ游戲平臺一上線就能承載上千萬用戶同時在線,QQ還解決了困擾很多IM產品的聯通、電信的互聯互通問題等等。 但僅有這些創新是不夠的,或者說是低層次的。作為排名全球互聯網行業前列的中國互聯網大公司,不能將創新停留在應用、服務等“小兒科”的層面,而是需要大思維、大智慧,需要在理念、技術和產品有創造和突破,利用互聯網技術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同時更不能挾用戶已自重,成為互聯網創新者的殺手。 創新是一切事物發展的推動力,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互聯網與生俱來的創新特質,意味著其必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催化劑,成為全社會創新的加速器。無論是站在國家戰略高度還是行業發展、管理的需要,創新都是互聯網的一道現實課題,也是擺在互聯網大公司面前的一份社會責任和道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