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文/周?瑜 在走訪全國若干地區后筆者發現,報業集團層面往往直接掌控一些互聯網新媒體項目,集團下屬報紙亦有創辦自己子網的愿望和實踐,有報業集團將新媒體項目全部收歸集團統一調配掌管,有些則放權子媒,讓其依據實際情況自由發展。從集團層面看,既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子媒自己啟動新媒體項目的積極性,又要對其有一定管理和約束,這些新媒體項目的關系該如何處理?這些新媒體項目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在哪里?結合合肥報人的思考與實踐,本文試圖做些解讀。 傳統媒體如何迎接互聯網區域化 從互聯網發展過程來看,1997—2000年全國各地都市報繁榮起步階段亦是中國互聯網發育的起點,新浪、騰訊、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均創立于彼時,這是互聯網在中國“安營扎寨”的過程。十年過后的今天,傳統報業正在由省會中心城市向省內二級城市擴張突進,進一步分眾化、精耕細作化以爭取更多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全國性互聯網公司在實力壯大后亦開始向地方區域有重點地拓展。早在2007年騰訊公司開始嘗試區域化網站前,TOM和搜狐都有過相關嘗試,騰訊首次與地方報業集團合作創辦的大渝網讓業界一驚,與此同時,新浪、網易等商業互聯網公司均正在考慮建立健全地方子網,全國互聯網公司區域化推進方式或與當地媒體(機構)合作,或直接創辦。業內人士預測,互聯網大鱷將在區域市場上與傳統報業“狹路相逢”,給傳統報業帶來新挑戰。 中安在線,合肥在線等一批新聞類門戶網站構建了區域傳播影響力。除了新聞門戶,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安在線網站副總編輯陳軍向我們歸納了當前區域性生活資訊門戶網站在合肥的發展構成: 1.民營資本發力最早,起步最早,已形成規模,如合肥論壇、萬家熱線等,有些甚至引入風投,抬高進入門檻,這些網站目前在合肥有較大影響力,盈利能力可觀。 2.各大全國性門戶網站已經打響區域化推進戰,據稱新浪2012年初計劃建立合肥站,騰訊的大皖網也可能登陸合肥,這些網站在進一步豐富合肥的區域性門戶網站構成的同時,會讓競爭更加激烈。 3.已經在合肥甚至安徽擁有較大傳播影響力的報業集團和各家報紙在合肥建立的中安在線、合肥在線等一批門戶網站,報網互動,結合報社和集團的優勢資源構建了這些網站在該地區的傳播影響力。 平面媒體自辦新媒體,雖是國有獨資,但在運行模式、服務程度及技術配置上不如民營公司。早有業內人士指出,民營資本在新媒體領域快速發展不是偶然的,其捕捉機遇的敏捷性和掌握的新技術與年輕人的天然接近性使其能在風生水起的市場上最敏銳,也最不怕挫折。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在中國互聯網業已走過十余年發展歷程的今天,市場格局已基本成型,現在再想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做大一個門戶網站所需資金量相當可觀,市場門檻已高高豎起。雖然報業集團通過報紙及多元化產業發展集聚一定資金量,但對于“燒錢”的互聯網領域,沒有哪家報紙敢貿然大量投錢進入,尤其是面對那些機制體制靈活、市場化程度高、吸附資金能力更強的商業性門戶網站的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