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魯曉霞 【摘要】近年來,網上常常出現復雜的輿情,有時瞬間就能形成輿論風波。這種由網絡輿論引發的危機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機。鑒于此,應全面、及時地公開信息;充分發揮議程設置功能;正視并發揮輿論領袖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對話機制;建立法律與道德體系,積極提高網絡輿論引導能力。 【關鍵詞】網絡群體傳播;公開信息;議程設置;輿論領袖;對話機制;法律與道德體系 近年來,網上常常出現復雜的輿情,有時甚至瞬間就能形成輿論風波。這種由網絡輿論引發的危機已經成為一種新型公共安全危機。由此看來,網絡技術和傳播環境的快速發展,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認真研究和把握網絡輿情、輿論傳播規律和網民心理,加大網絡輿情監測和監控力度,在各類網絡平臺上擴大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和輻射力,積極提高網絡輿論引導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全面、及時地公開信息 最近發生的一些影響深遠的網絡輿論事件,都存在共同的特征,即尋求真相、追求公平公正、呼喚公權透明等等。如“故宮門”、“郭美美炫富”、“動車追尾”等各類輿論事件,本質上都表現出民眾日益增長的對真相的需求與官方信息公開滯后的矛盾。在諸如此類事件中,求真相與捂蓋子、“謠言”與“辟謠”、真相與謊言激烈地進行著博弈。在這種局面下,較多的地方在處理群體性事件時,采用的仍然是慣常的信息控制方法:隱瞞、拖延、封網、以誹謗罪抓人等等。胡錦濤總書記在2011年2月要求“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確實是當務之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對于網絡群體來說,公開充分的、真實的信息將有利于輿論引導。相反,如果信息不透明,就會使傳聞與謠言有了生存的空間。網絡群體事件常常會伴隨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政府如不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公開事實真相,謠言就會飛速傳播。在互聯網時代,謠言不再僅僅是口口相傳,而是通過網絡和手機等先進工具傳播,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廣等特點。 因此,面對網絡群體,傳播要全面、及時地公開事實的真相。信息發布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信息的真實完整。各級政府需要改變以往調控網絡輿論的方式和思維錯誤,從單方面采取強制措施封鎖信息,改變為強調官民溝通互動、及時公布真實信息的意識形態思維,不失語、不妄語,強調公開信息的細節,確保信息的準確性,發揮信息優勢,有節奏地拋出系統化的專業信息,充分利用政府與民間的信息不對稱來引導輿論。同時,各級政府部門要正視嚴峻的現實,對于公信力嚴重喪失的地區,政府應該及時發布權威信息,與各類媒體配合,采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用自己的誠意挽回民眾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