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進入21世紀后,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加快,人類信息傳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全球傳媒格局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如何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應對挑戰,傳統媒體站在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上。 今年下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1)》中顯示,在社會網絡化與網絡社會化的大勢驅引下,中國新媒體不僅在形態、傳播方式和社會影響方面極大地超越了傳統媒體,而且成長為社會滲透度、融合度極高的“社會化媒體”。 筆者認為,對于任何一個挑戰首先是面對它、正視它、接受它,把自己所擅長的發揮到極致,克服自己的短處。這些嚴峻的挑戰并不意味著新聞遇到挑戰,只是傳播新聞的介質遇到挑戰,因此,不管是在什么樣的時代,內容始終為王。 綜觀中國報業觸網的10余年,一方面,紙媒自辦的網站沒有明確的辦站方向,贏利似乎遙遙無期;另一方面,卻以廉價的收費甚至免費為新聞門戶網站提供擊敗自己的海量新聞內容。這就是中國報紙網絡化生存的現狀。 筆者認為,以目前報業網站的廣告收入是無論如何也不足以支撐報業當前的運營模式的。即便是每年從互聯網廣告中賺取了大量利潤的新聞門戶網站也不得不承認,如果其網站上的新聞都由自己派人采寫后發布,他們的那點收入相對其巨大的采編成本而言也將是杯水車薪。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報業的網絡化生存依賴于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網上贏利模式,在此之前,傳統報業的廣告仍是報業的命脈所在。 與此同時,正如不少報業同行強調的那樣,中國報紙的網絡化生存的確面臨很多不足,諸如技術弱、資金少、機制不夠靈活、新聞門戶網站過于強大等。目前一報一網組合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造成報紙網站主要靠自己報紙內容支撐門面,靠點擊內容吸引廣告,這很難形成網絡的商業價值。而報紙網站不善于用以搜索、互動、參與為特征的技術把自己的資源變成產品,也造成其難以形成內在核心競爭力,長期無法建立贏利模式,不懂技術成為了報紙網站發展的主要軟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