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文/王佳寧 當前,新聞出版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進入加速期。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其與出版業的不斷融合,一種新的出版業態——數字出版產生并推動著出版業的轉型、創新和發展。學術期刊作為期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借轉型促發展的任務。在這種轉型改制的背景下,我國學術期刊發展正在從數量增長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學術期刊內容正從綜合型向精準型轉變,學術期刊也因此不斷朝著網絡化、規模化和國際化方向邁進。 目前,全國共出版期刊9800多種,其中,學術期刊占60%左右。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學術期刊群,其體制改革可謂紛繁復雜,任務十分艱巨。學術期刊自身經營發展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學術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質疑。部分學術期刊不太注重公信力的培育,審稿周期長,匿名審稿成為偽問題,在與作者的關系中,編輯部過于強勢。二是缺乏品牌意識。期刊社或編輯部更像星羅棋布的中小企業,期刊文章單項傳播明顯,作者從功用角度應對期刊,文章發表達到目的后,部分作者與編輯部形同路人;期刊發行量不大,在海外難以形成穩固訂戶。三是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出版面臨版權、收益等不確定性問題而進程緩慢,與新聞出版業數字化整體進程相比略顯滯后。解決這些問題的應對之策是加快學術期刊的轉型和發展,而競爭力、公信力和傳播力則是學術期刊轉型發展的著力點。 學術期刊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及重要抓手 當下,學術期刊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如何調整定位,以及如何加快發展。在期刊競爭中,同質競爭激烈,期刊競爭由多元、無序競爭逐步轉向同質、有序競爭,對學術期刊而言,也逐步轉向以學術水準為重要尺度的競爭。 從學術期刊競爭力的影響因素來看,主要表現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文化理念(企業文化)、公共政策、資本運營等六個方面。管理體制是制約學術期刊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新聞出版法律、法規,以及具體的主管、主辦單位等;運行機制主要涉及中觀層面的辦刊指導思想、編輯方針、辦刊理念、管理制度等;文化理念(企業文化)是學術期刊軟實力的體現;公共政策主要指國家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方面的政策以及新聞出版行業的指導性政策;資本運營指各類辦刊經費的合理開支及市場化條件下事關學術期刊生存的經濟命脈。 從提升學術期刊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來看,學術期刊的市場化不能理解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要用市場化的思維、思路和辦法來運作。現階段,一些學術期刊缺乏核心競爭力,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沒有辦刊理念或缺乏明晰的辦刊理念,缺乏個性特色和創新精神。學術期刊辦刊理念包括:鮮明的辦刊立場、明確的辦刊思路、堅定的辦刊信念等。正如美國《新聞周刊》總裁的一句辦刊名言:“辦好期刊的秘訣,就是定位,定位,還是定位。”期刊定位包括刊物定位、內容定位、讀者定位、市場定位等,而其核心是刊物定位。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以期刊的獨特優勢和個性為核心的競爭能力。 辦成名刊大刊,需要堅持“內容為王”,需要編輯創意和專題策劃,在穩定性和變化性的統一中不斷生成學術活力,吸引特定的讀者群體,以打造品牌欄目而成就整個刊物。而塑造學術期刊的個性,創意思維必不可少,它是提升學術期刊競爭力的動力和源泉,是競爭力的核心。總之,學術期刊所獲取的市場份額,取決于以期刊個性為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的強弱。以個性塑造為中心,提升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力,是學術期刊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