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010年11月,一本名為《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爭》的書(東鳥著)出版。
![]() 圖1 《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爭》封面 我為此書寫下了這樣一句推薦語:“網絡戰爭是一種新形態戰爭,在世界范圍內不僅已經打響,而且愈演愈烈。本書的最大價值在于,它讓我們保持警覺,并且思考在這場戰爭中我們是否有取勝的實力。”后來我在書評中還寫道:“網絡戰爭的鮮明特點是它打破了戰時與非戰時的界限,可以做到兵不刃血而決勝于千里之外,自然,當“熱戰”發生時,網絡戰業已成為克敵制勝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之一。” 時間僅僅過了半年,有關網絡戰爭戰略制定和實施打擊的規則,又升級至新的水平。 美國軍方定義:“網絡攻擊”為“戰爭行為” 2011年5月31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發獨家報道《網絡攻擊:戰爭行為》。【注1】文章稱,美國國防部制定了一份分為機密和非機密兩個版本的文件,這份文件首先明確,“武裝沖突法”(Laws of Armed Conflict)同樣適用于網絡攻擊。如果網絡攻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設施損壞達到傳統軍事攻擊的嚴重程度,就會被視為戰爭行為(Act of War)。美國就可以考慮動用多種網絡武器和網絡工具,對發動網絡攻擊的國家實施打擊,包括用病毒癱瘓對方的網絡系統,或動用傳統軍事力量進行還擊。 6月4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新加坡召開的亞洲安全會議上發表演講時,首次表明:在確認遭到來自他國的網絡攻擊時將“視之為戰爭行為并予以(武力)還擊”。 美國軍方將“網絡攻擊”定義為“戰爭行為”,來自一個更大的背景:5月16日,美國政府(白宮、國務院、司法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國防部)公布了《網絡空間國際戰略》(Internationali Strategy for Cyberspace)。這是一個將美國在網絡空間追求的各項不同政策納入一個框架的戰略性文件,從而形成政府所有部門今后協調一致的工作方針。這一戰略文件確定了七個關鍵的政策重點,其中第四點即為:軍方合作以幫助各聯盟采取更多措施共同應對網絡威脅,同時確保美軍的網絡安全。顯然,美國國防部提出的網絡戰新規則,是依據這一戰略性文件制定的。7月14日,美國國防部正式推出《網絡空間作戰策略》(DoD Strategy for Operating in Cyberspace)。這是美軍對《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的落實動作,表明美軍對網絡作戰已進入全面部署階段。【注2】 |